阿虎槍

阿虎槍

阿虎槍,亦名虎槍。槍頭鐵質,前銳後鋒,中起脊,有血槽,飾鋄金雲龍纓穗紋,鋄金楷書“大清乾隆年制”款。柄木質,頭纏黑皮,兩側橫系鹿角二。槍頭附皮套。

制式

故宮保留文物總長249cm,槍頭長29cm。

阿虎槍是清代虎槍營的配備的武器,亦稱虎槍。

阿虎槍,大型長槍,槍頭鐵質,前銳後鋒,中起脊,內有多面血槽,槍庫飾鋄金雲龍纓穗紋,鋄金楷書“大清乾隆年制”款。柄木質或白蠟或者積木竹,桿頭裹布刷大漆外纏鋼絲,槍庫底邊兩側橫系鹿角二,槍頭附皮套,屬於獵虎特種作戰裝備。虎槍營特種兵共600餘人,每人配虎槍一桿,單雙筒火槍一支,弓弩一副,可步騎兩棲作戰。

相比長槍,虎槍的槍桿更長,也更粗。虎槍的槍頭與長槍也不同,槍刃為圭形,刃中起棱,鐵槍頭與槍桿相套連的鐵管極長。最奇的是,在槍刃處左右各有一段鹿角,下面垂下兩根長長的皮條。這些都是用於殪虎的特別設計。

槍鋒銳利,即便虎皮韌厚,虎骨質密,也能一擊刺穿。與槍桿套連處的鐵管長,是怕刺中虎時被虎一爪切斷木槍桿,槍頭上有刃,刃中起棱,刺入猛獸體內後這槍刃便如刀一般,縱使虎熊兇猛,畢竟也是血肉長的,一樣可以割裂筋脈骨肉。靠槍刃處左右各有一鹿角棒,用皮條繫緊,以防止刺殺猛獸時入槍太深,傷及自身。

相關建制

虎槍營是清代禁衛軍之一。康熙二十三年設立,負責滬從圍獵,如在塞外皇家圍場的狩獵,一般稱木蘭圍場。虎槍營的士兵各個善騎射,都是從八旗、前鋒、擴軍和火器等營伍挑選的,兵額約六百。凡皇帝行圍則隨從前導,遇虎列槍以備,得旨即射擊,或追蹤或尋山,得虎具奏以獻;凡駐御營則分兩路伏設地弩,以防虎豹;凡出巡則前引扈從,分巡御道,謁陵則任巡哨、搜山及進陵前引阿林槍等項差務。

相關作品

乾隆皇帝在御製詩《射虎行》中談及自己射殺猛虎時隨行的蒙古王公們懾服不已。故宮博物院現存最大的兩幅木蘭圍獵圖,即《叢薄行圍圖》和《雪獵詩意圖》,分別表現了在雜草叢生的深莽中殪(音義,殺死)虎捕虎的驚險情節,以及按照《雪獵十韻》詩細緻描繪的各種行圍活動。另外,清人所畫《弘曆刺虎圖》軸亦生動真實地描繪了乾隆皇帝與虎槍營侍衛手持虎槍與猛虎搏鬥的場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