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首交響詩是當時理察·施特勞斯獻給德勒斯登國家樂團的。樂曲創作於1911年到1915年間,時值作曲家搬到南德阿爾卑斯山麓別墅,相比起其他交響詩,用時最長,其間作曲家還創作了芭蕾舞“約瑟夫傳奇”。該別墅景致一流,被擁於阿爾卑斯山壯逸的環境中,有可能正由於此,讓作曲家立起了寫作該交響詩的念頭。
交響詩的主題是,通過音樂描述學生時期一次登阿爾卑斯山以及回程的經歷,當時他在山上迷路,回途中又碰上暴風雨渾身濕透。施特勞斯試圖通過該交響詩將個人感受和狀物結合在一起
雖名為交響曲實為交響詩或稱為交響詩組曲組曲, 這首作品,將登山各種場面像電影一樣作寫實描述,從登山寫到下山,從拂曉寫到天黑,中間又探幽,觀瀑,遇險,加上雷雨風暴,生動有致,因此有人稱為"電影音樂”。
內容
共分為5個部分:
序,從夜至日出。
2.日出。
第一部分為登山,包括:
3.登山。
4.走向森林。
5.小河畔之旅。
6.瀑布。
7.幻象。
8.花的牧場。
9.山上牧場。
10.穿過灌木叢和矮樹林中迷路。
11.冰川之上。
12.陡峭的岩石。
13.抵達山頂。
第二部分為山頂,包含:
14. 幻景。
15.雲霧瀰漫 。
16.日無光輝。
17.悲歌。
18.暴風雨前的寧靜。
19.雷雨和暴風。
第三部分為下山,
20.太陽落山。
21.終曲。
22.夜 。
編制
作曲家要求以下編制:
2支長笛
2支短笛 (同時會負責第3和4長笛)
2支雙簧管
1支英國管 (兼第三雙簧管)
1支黑克爾管
1支降E調單簧管
2支B調單簧管
1支C調單簧管 (兼B調低音單簧管)
3支大管
1支低音大管 (兼第4大管)
4支圓號
4支分別為B調和F調的高音大號 (兼5到8圓號)
4支小號
4支長號
2支大號
2把豎琴 (儘可能4把)
管風琴
吹風機,雷聲機,鐘琴,鈸,大鼓,小鼓,三角鐵,牧童鈴,鑼 (3位演奏者)
鋼片琴
定音鼓 (2位演奏者)
最少:
18第一小提琴
16第二小提琴
12中提琴
10大提琴
8低音大提琴
在“險境”一處,除了樂池的樂隊外:
12支圓號
賞析
作品力求通過自身卓越的管弦樂情感色彩,使得聽眾很容易就能領會到各個段落的含義。作曲家的原意是,聽眾猶如看到一幅幅音畫,通過這些音畫聽眾可以感受到阿爾卑斯山那種種瑰麗的景色和作曲家的心情。作品的確做到了,靠的是細膩的配器和豐富的音色。而那些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曲家將作品稱為交響曲是很恰當的。就是單憑樂曲那龐大的感情容量就足以成為交響曲。有一些登山時的主題或是動機在下山時會再現。作品出現之時,就已被認為是19世紀下半葉的交響詩這種音樂形式的終結和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