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阿拉伯的勞倫斯--為阿拉伯世界而戰》勞倫斯,也就是名滿天下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大概是英國歷史上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傳奇人物。他多才多藝,在考古、文學、軍事、外交等方面都有相當矚目的成就。作為一個英國人,勞倫斯領導阿拉伯起義爭取民族獨立,成為深受阿拉伯人景仰的“無冕之王”,他的傳奇事跡更是家喻戶曉。在勞倫斯的葬禮上,溫斯頓 ▪ 邱吉爾 這樣總吉他的一生:“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無論如何,我們是不會再見到象他這樣的人了。”
基本資料
片名
導演 | 詹姆斯.霍威
主演 | 麥可 . 麥洛尼 (I) 喬治 . 佩格里羅 納汀 . 塞沃哈
類型 | 記錄
年份 | 2003
地區 | 英國
片長 | 112 分鐘
劇情介紹
影片一開始便是勞倫斯的死亡: 1935 年他在英國某鄉村小道上駕駛機車,隨後畫面跳到在聖保羅天主教堂舉行的追悼彌撒,出席的有認識他的各界知名人士,其中有傑克遜 . 本特利,他同別人議論時出現了閃回……
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
1. 早年
勞倫斯 (Thomas Edward Lawrence) 於 1888 年出生於威爾斯,他是蘇格蘭貴族托馬斯 ▪ 查普曼爵士 (Sir Thomas Chapman) 的五個私生子之一。勞倫斯的母親名叫薩拉 ▪ 瓊納 (Sarah Junner) ,是查普曼爵士的家庭教師,結果和查普曼墜入情網,兩人一同私奔,化名勞倫斯夫婦在威爾斯定居下來。勞倫斯的身世使他形成了獨立和孤僻的性格。 8 歲那年父母遷到牛津居住,勞倫斯就在當地入學,對中世紀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1907 年,勞倫斯取得了一份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的耶穌學院學習歷史。在這裡勞倫斯遇到了他的導師,英國最古老的阿什莫里恩博物館 (Ashmolean Museum) 館長霍加斯 (David Hogarth) 。霍加斯是一個軍事史學家,指導勞倫斯學習中、古時期各種戰術,特別是東羅馬帝國時期普羅科辟尤 (Procopius) 使用過的游擊戰術。
成年以後的勞倫斯身高僅 5 英尺 5 英寸 (1.65 米 ) ,一顆碩大的頭顱和身體仿佛不成比例。為了彌補體型的缺憾,勞倫斯很早就注意磨鍊自己的耐力,堅持每天騎車 100 英里,後來又練得一手好槍法。勞倫斯一生素食,平時吃得很少,而且不近菸酒。用勞倫斯自己的話說:“我曾是一個袖珍赫裘里斯 (Hercules) ,能敵過身材兩倍於我的對手。” 雖然勞倫斯身材矮小,但卻儀表堂堂。他英俊的面龐,神采奕奕的雙眼,泰然自若的舉止,給人以相當挺拔的感覺。勞倫斯和人見面時,通常下意識地倒背雙手,向對方略微鞠躬致意,因為他反感與人體的接觸,不願和人握手。他講話言簡意賅,嗓音柔和,帶著一點上流社會的腔調。包括他的母親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勞倫斯是個令人費解的人。
1909 年夏天,勞倫斯來到敘利亞,研究中世紀十字軍的要塞構造。他一個人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漫遊了三個月,行程 1500 公里,考察了 36 個城堡。回到英國以後勞倫斯寫成畢業論文《十字軍東征對歐洲軍事建築的影響》,被評為牛津大學最佳畢業論文。勞倫斯接著獲得牛津大學研究生獎學金,並在 1911 年被大英博物館派到敘利亞進行考古挖掘。顯然考古研究並不能激起勞倫斯的興趣,他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不打算把自己的精力耗費在無聊的撰寫歷史和考古研究上,我更願意寫一本小說,或做一個新聞記者。”
勞倫斯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考古的三年間,努力學習阿拉伯語和文化風俗。在敘利亞卡奇米什 (Carchemish) 挖掘古代赫諦人 (Hittite) 遺址時,他和當地苦力相處融洽,可以不依靠紀律和命令使他們士氣高漲。一戰爆發以後,勞倫斯在埃及參軍,成為一名英軍中尉。因他對阿拉伯語言和人文的廣博知識,勞倫斯被調到開羅的軍事情報局。他在這裡很快嶄露頭角,撰寫的《土耳其軍隊手冊》,成為埃及英軍軍官的必修讀物。 1916 年,勞倫斯晉升上尉,但他很快就厭倦了情報局的案牘生活,渴望到前線建功立業。勞倫斯撰寫的關於大約旦 (Trans-Jordan) 的地形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文章,引起了高層的注意,因為這時正值赫賈茲 (Hejaz ,今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 ) 國王、阿拉伯大酋長鬍賽因 (Grand Sharif Hussein bin Ali) 在英國的支持下發動起義,進攻土耳其當地駐軍。
2. 阿拉伯起義
二十世紀初歐洲人所謂的“近東地區” (The Levant) ,大致包括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地區在過去的四百年中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省份。在這個地區居住的阿拉伯人,主要包括在伊拉克兩河領域的農耕居民,和阿拉伯半島沙漠裡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 (Bedouins) 。貝都因人以部落為單位散布於阿拉伯半島各地,部落之間衝突仇殺不斷,數百年來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
1914 年,德、奧和土耳其結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埃及作為英國的保護國,成為對土耳其作戰的前線。英國企圖將土耳其勢力驅逐出近東地區,獨占阿拉伯半島剛剛發現的石油資源。戰事剛開始,英國低估了土耳其的軍事力量,十幾萬英軍在加里波利半島 (Gallipolis Peninsula) 面對土軍堅強的防守舉步維艱,而英埃聯軍在巴勒斯坦一線也停滯不前。由於一戰的重心在歐洲,英國無法分派更多的兵力對付土耳其,於是國防部長基奇納派麥克馬洪 (Sir Henry McMahon) 前往阿拉伯半島的紅海港口吉達 (Jeddah) ,聯絡赫賈茲國王胡賽因,勸說他發動阿拉伯人起義,推翻土耳其的統治。
赫賈茲地區的哈什米特家族 (House of Hashemite) ,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後代,在過去的七百年里一直是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法定守護者。國王胡賽因作為阿拉伯人的大酋長,在伊斯蘭世界受到普遍尊敬。 1915 年 10 月,英國代表麥克馬洪和胡賽因達成協定,答應他如果阿拉伯部落發動起義加入戰爭,戰後將贏得獨立。胡賽因早就想建立一個北起敘利亞南至葉門的阿拉伯民族國家,麥克馬洪的建議可謂正中下懷。他對王子費薩爾說:“英國人的承諾就象黃金,越磨越亮。” 1916 年 6 月,胡賽因正式發動起義,由他的四個王子率軍進攻當地的土耳其駐軍,獲得了幾次勝利。
胡賽因並不知道,英國人對他的承諾卻連破銅爛鐵都不如。正當麥克馬洪和胡賽因接觸的同時,英、法兩國也在秘密商議近東地區戰後的勢力劃分。 1916 年 5 月,英、法簽訂西克斯 - 皮科特條約 (Sykes-picot Treaty) ,規定戰後奧斯曼土耳其的阿拉伯省份,法國將得到敘利亞和黎巴嫩,英國將得到約旦,巴勒斯坦和伊拉克。 1917 年 11 月,英國又發布“拜爾福聲明” ( Balfour Declaration) ,將巴勒斯坦單列出來作為猶太人的家園,以換取猶太科學家魏茲曼 (Chaim Weizmann ,以色列第一任總統 ) 的軍事科研成果。英國的背信棄義,將給以後許多年阿拉伯世界和西方的關係蒙上陰影。
雖然阿拉伯起義者初戰告捷,但貝都因各部落一盤散沙,缺乏統一的領導,攻克當地幾個土耳其據點以後就後繼乏力。另外貝都因部隊的指揮、戰術和士兵素質都很成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統帥調教,將不可能完成奪取大馬士革的最終目標。 1917 年麥加的一份阿拉伯文報紙 Al Qibla 刊載一篇文章,對貝都因人參戰的各部落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很顯然,參戰的各部落並不是因為敬畏大酋長的權威,而是貪求賞賜給他們的錢財。這些貝都因人以他們的貪婪和缺乏任何可敬的品質著稱,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對遠道而來的朝拜者謀財害命。戰爭中賞賜給他們的錢財並沒有讓他們對大酋長產生半點尊敬,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錢都是英國人給的,大酋長可沒有花費一個子兒。這些貝都因人參戰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劫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可以幫土耳其人打仗。王子們的部隊里充斥著這樣的貝都因人渣,他們所展示的英雄主義是對擄掠戰利品的狂熱,以及遇到危險時果斷地逃之夭夭。”
1916 年 10 月,當勞倫斯陪同英國情報官員斯托爾斯 (Sir Ronald Storrs) 到達吉達時,正值阿拉伯部隊幾次進攻麥地那失敗。阿拉伯人的浮躁和缺乏韌性展露無遺,部隊人心渙散,都認為起義已經失敗。勞倫斯此行的任務,只是考察起義進展,但他心裡卻另有打算 - 他要為阿拉伯起義軍尋找一位統帥,然後輔佐此人一路打到大馬士革。勞倫斯沒有把他的打算泄露給任何人,甚至沒有徵求長官斯托爾斯的同意。勞倫斯明白他的大膽構想不會得到英國軍事官僚機構的支持,所以打算自作主張。
3. 無冕之王
勞倫斯見到了國王胡賽因和他的四個王子。二王子阿布杜拉 (Abdullah) 率領的部隊將土耳其軍隊趕出來麥加,戰功最大,但他居功自傲,要求斯托爾斯儘快提供援助,否則就結束戰事。勞倫斯認為他過於精明,缺乏作為一個統帥的人格魅力。勞倫斯見到年僅 31 歲的三王子費薩爾 (Feisal) 時,眼前一亮,他後來在自傳里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我一眼就看出,此人正是我來阿拉伯所要尋找的人物,一位將為阿拉伯人起義贏得最終勝利的領袖。費薩爾看起來比他的兄弟都要儀表堂堂,他的步態優雅,舉止雍容華貴,他高大瘦削,像一根柱子一樣挺拔,身穿白色絲綢長袍,頭帶棕色綸巾,繫著紅色和金黃色絲帶。他垂著眼帘,雙手交叉地搭在身前懸掛著的匕首上面,漆黑的鬍鬚和蒼白的面容與他那奇特出眾的身材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比他的幾個兄弟都更具有領袖魅力,卻沒他們那么狡猾。他是一個理想的偶像人物,雄心勃勃,充滿夢想,並有能力付諸實施。”
費薩爾和勞倫斯相互打量了一番,然後兩人談起了勞倫斯的沙漠旅途,費薩爾認為在這個乾旱季節,勞倫斯的行程有些太快。“您喜歡我們瓦迪薩弗拉 (wadi Safra) 這個地方嗎?”費薩爾問道。“不錯,但離大馬士革太遠了。” 勞倫斯不失時機地小挫對方的傲氣。費薩爾非但沒有被勞倫斯的唐突觸怒,反而喜歡上了這位爽快的客人。
勞倫斯明白必須取得費薩爾完全的信賴,才能實施他的計畫。勞倫斯首先接受了費薩爾贈送的阿拉伯長袍,穿戴起來,言談舉止以及思維方式都刻意和阿拉伯人保持一致,並向費薩爾表現出對阿拉伯民族獨立事業的熱情和信念。勞倫斯輔佐費薩爾時非常注意方法,他總是請費薩爾私下裡將想法和盤托出,先肯定讚美一番,然後循循善誘,引導費薩爾自己提出改進意見。召開軍事會議時,他通常保持沉默,顯得對費薩爾非常尊重。不久費薩爾就對勞倫斯完全信任,言聽計從。因為勞倫斯不屬於任何一個部落,行事公正無私,常常被請來仲裁阿拉伯人之間的爭端。他在自傳里記載,有一次在六天之內就裁決了一大堆公案,包括 12 起械鬥、 4 起盜竊駱駝、 1 起婚姻糾紛、 2 起偷東西、 1 起離婚、 14 起仇殺。
1917 年初,在費薩爾的要求下,埃及英軍司令部正式任命勞倫斯為費薩爾的軍事顧問。雖然阿拉伯起義部隊號稱有四、五萬之眾,其實都是各貝都因部落酋長率領的烏合之眾。他們只有戰事發生在自己的地盤時才領兵參戰,因而勞倫斯和費薩爾的可用之兵一般只有數千人。勞倫斯明白貝都因人無法和正規軍一樣作戰,他於是揚長避短,採取游擊戰術,,發揚貝都因人的機動性、對地形的熟悉、單打獨鬥時的悍勇等優勢,襲擊土耳其駐軍的生命線 - 從大馬士革通往麥地那綿延 1200 公里的赫賈茲鐵路。勞倫斯親自帶隊參加每一次行動,捨身犯險,很快贏得部下的敬重。
勞倫斯奇襲穆達瓦拉 (Mudawarra) 是這種游擊戰術的典型戰例。此戰勞倫斯親率 116 名貝都因戰士和兩個英國副官,穿越 80 公里的沙漠,在赫賈茲鐵路的穆達瓦拉車站附近設伏,並埋置地雷,成功導致路過的土耳其軍列脫軌,然後勞倫斯的阿拉伯游擊隊在機槍的掩護下全殲押車的土耳其士兵,斃敵 100 人,俘虜 90 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代價僅是一人陣亡。勞倫斯的游擊戰術迫使土耳其軍隊分兵把守鐵路要衝,大大緩解了加沙前線英軍的壓力。
雖然阿拉伯游擊隊襲擊火車和破壞鐵軌的行動相當成功,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來說只不過是小麻煩而已。勞倫斯下一個打擊目標則具有相當高的戰略價值。約旦南部的紅海港口阿喀巴 (Aqaba) ,面向大海有多座炮台護衛,易守難攻。但由於阿喀巴背靠沙漠,難以穿越,所以這一側基本不設防。為了攻克阿喀巴,勞倫斯專門會見霍威塔 (Howeitat) 部落酋長烏達塔耶 (Auda abu Tayeh) ,爭取到他的支持。烏達塔耶是阿拉伯半島有名的武士,曾經手刃 75 個貝都因仇人,殺死的土耳其人就懶得計數了。 1917 年 7 月,在烏達塔耶的幫助下,阿拉伯起義軍穿越沙漠突襲阿喀巴,土耳其守軍很快投降。在埃及英軍司令部眼裡,這個戰績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攻克阿喀巴使勞倫斯威名遠揚,很快成為英軍司令部眾人皆知的人物,英國政府授予他“名譽勳爵” (Companionship of Bath) ,晉升他為少校。英軍司令艾倫比將軍 (General Allenby) 對勞倫斯領導阿拉伯人的能力非常欣賞,很快批准了他對糧餉裝備的要求,提供了 20 萬英鎊的金幣,兩萬支步槍, 20 挺機槍, 8 門迫擊炮,以及一隊裝甲汽車。
英軍上校喬伊斯 (Pierce C. Joyce) 曾經協同阿拉伯起義軍作戰,對勞倫斯的領導能力有直觀的了解。勞倫斯明白,要領導驕傲的貝都因人,需要的不是命令和權威,而是以身先士卒的勇氣贏得他們的愛戴。喬伊斯寫道:“勞倫斯說得很少,他只是仔細地打量周圍這些人。當討論停止以後,勞倫斯公布他的計畫,通常每個人都凜然遵命,最後滿意地離開 … 勞倫斯並非一般人想像的那樣,率領阿拉伯人取得勝利,而是通過明智地選擇各個部落首領,將他們分散在沙漠裡的火星,匯集成為燎原之火。”
由於阿拉伯游擊隊有效地打擊了土耳其軍隊的補給線,艾倫比將軍的英埃聯軍在加沙前線進展順利,於 1917 年 12 月攻克耶路撒冷。勞倫斯麾下的阿拉伯游擊隊也取得了正規軍番號,成為“阿拉伯北方軍” (Arab Northern Army) ,編制 6 千人。次年 1 月,阿拉伯軍隊在勞倫斯和費薩爾的弟弟扎依德 (Zeid) 的指揮下,在死海南岸的塔菲勒 (Tafileh) 同土耳其軍隊激戰。這是整個戰爭中阿拉伯部隊打的唯一一次會戰。此戰一個旅的土耳其步兵向阿拉伯軍隊發動進攻,被機動性很強的阿拉伯騎兵從兩翼包抄反擊,結果大敗,約 400 土耳其士兵陣亡, 200 人被俘。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裡戴爾 ▪ 哈特 (Basil Liddell Hart) 稱此戰為“微型傑作” ("a miniature masterpiece") 。同年 3 月,勞倫斯晉升為中校。
1918 年 9 月,英軍向土耳其軍隊發動總攻。勞倫斯的阿拉伯軍團奉命向安曼城佯攻,吸引土耳其軍隊南進增援,然後艾倫比將軍的主力部隊在北方突破土耳其防線,土軍於是全線崩潰。勞倫斯隨後率領八千阿拉伯騎兵向大馬士革急行軍,爭取搶在英軍前面進城。 10 月 1 日,勞倫斯和費薩爾乘坐一輛勞斯萊斯敞篷車開進大馬士革。城內的阿拉伯人夾道迎接,如雷鳴一般歡呼:“費薩爾!勞倫斯!” 勞倫斯後來回憶道:“當我們進入大馬士革的時候,我和所有的人一起痛飲美酒,並沉醉其中。” 戰爭總算結束了。兩天以後,勞倫斯就踏上歸途。
4. 一諾千金
事實上,早在勞倫斯率領阿拉伯軍隊奔襲阿喀巴之前,他就從開羅的同事那裡得知西克斯 - 皮科特條約的簽訂。通常喜怒不形於色的勞倫斯陷入深深的沮喪之中,連費薩爾也注意到了他的異狀。為了不動搖軍心,勞倫斯隱瞞了這個訊息,一如既往地領導阿拉伯的游擊戰爭。他在自傳中寫道:“我打起精神,只希望瘋狂地帶領這些阿拉伯人取得最後的勝利,當他們手持武器,占據有利位置時,會迫使西方大國對他們的獨立主張採取一個公正態度。”
阿拉伯軍團占領大馬士革以後,費薩爾立刻召開“阿拉伯國會” (Arab Congress) ,準備建國。但艾倫比將軍帶來了英國政府的命令 - 敘利亞立刻移交給法國,阿拉伯軍隊必須馬上撤離。費薩爾得知暴跳如雷,勞倫斯則在失望中離開大馬士革。
早在 1918 年初,美國記者洛厄爾 ▪ 托馬斯 (Lowell Thomas) 花了八天的時間跟隨勞倫斯與他的部隊轉戰南北,將耳聞目睹的戰爭拍攝成記錄片,並為幾家雜誌寫了數篇驚心動魄的報告文學。托馬斯不遺餘力地歌頌勞倫斯這個被浪漫化的人物,從此“阿拉伯的勞倫斯”名揚天下。正當勞倫斯理想破滅,在內疚和悔恨中回到英國時,他受到了英雄凱旋般的盛大歡迎。這種待遇越發讓勞倫斯懺悔自己成為英國政府背信棄義的工具,他決心不顧一切履行對費薩爾的承諾。在白金漢宮的一次慶典上,勞倫斯公然拒絕接受英王喬治五世親手授予的勳章,並當面奏明英國政府是如何欺騙阿拉伯盟友的。他在《星期天時報》上連續發表九篇文章,不留情面地批評英國的外交政策,他寫道:“阿拉伯人起義並不是因為土耳其政府的暴虐,而是為了贏得獨立;他們在戰場上捨生忘死,可不是為了換一個主子,而是為了擁有他們自己的國家。”
在 1919 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勞倫斯作為費薩爾的左膀右臂,和各國外交官周旋,竭盡全力為阿拉伯民族獨立爭取支持。一次和法國外交部長的會談中,法國人以十字軍東征的史實證明法國對敘利亞擁有宗主權。費薩爾立刻以阿拉伯英雄薩拉丁的事跡反戈一擊,問道:“請問你們打贏了哪一次十字軍東征?” 可惜勞倫斯和費薩爾的努力徒勞無功,巴黎和會最終決定維持英、法簽訂的西克斯 - 皮科特條約。
1919 年 11 月,英國軍隊根據巴黎和會的決議撤出大馬士革。次年 3 月,阿拉伯國會宣布費薩爾為敘利亞國王。可憐費薩爾只在王位上坐了 15 個星期,法軍就進入大馬士革。費薩爾的衛隊被繳械,他本人被法軍士兵以刺刀押解驅逐出境。英國駐耶路撒冷總督有幸迎接過境流亡的費薩爾,他寫道:“ ( 費薩爾 ) 依然保持著王子的尊嚴和阿拉伯貴族的妗持,但他眼中閃爍著淚光,顯然心靈深處受到重創 . . . 他默默無語,獨自坐在行李箱上等候火車。” 與此同時,伊拉克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起義,被英軍鎮壓下去。
1921 年,事情終於出現轉機。由於伊拉克發生反殖民主義暴動,迫使英國從印度調來大批部隊駐防。一戰過後百廢待興,英國政府對激增的軍費很傷腦筋。新任殖民地事務大臣邱吉爾在開羅召開會議,試圖權衡利弊,調整對阿拉伯地區的政策。邱吉爾是勞倫斯的崇拜者,特意邀請他擔任顧問。勞倫斯的政敵菲爾比 (Sir John Philby) 寫道:“勞倫斯成功地使所有當權者相信他的建議是唯一正確方案,大家最後以各種方式支持勞倫斯的主張,將阿拉伯世界交給哈什米特家族管理。” 開羅會議的結果,就是讓費薩爾就任伊拉克國王,而他的哥哥阿布杜拉成為約旦國王。決議公布以後,勞倫斯立刻發電報通知遠在倫敦的費薩爾,並在吉達港迎接他的到來。費薩爾隨即乘船抵達巴斯拉,而企圖和費薩爾爭奪王位的當地豪強塔力布 (Sayyid Talib) 被英國政府悄悄送到斯里蘭卡軟禁起來。勞倫斯如釋重負地寫道:“英國終於乾乾淨淨地從阿拉伯事務中脫身了。”
歷史學家克萊曼 (Aaron Kleiman) 評價說:“費薩爾的即位給伊拉克帶來穩定,這和一戰前後伊拉克政局的動盪和紛爭形成鮮明對比。” 費薩爾於 1933 年患癌症去世。伊拉克王室只延續到費薩爾的孫子一輩, 1958 年伊拉克爆發革命,王室宗親被屠殺殆盡。赫賈茲國王胡賽因由於公開反對西克斯 - 皮科特條約,失去了英國的支持,結果遭到鄰近的阿拉伯部落酋長沙德 (Ibn Saud) 攻擊,不得不於 1924 年退位,到賽普勒斯流亡,而他的王國被 1932 年成立的沙烏地阿拉伯吞併。阿布杜拉的約旦王室則一直延續到今天。
5. 英年早逝
兩年的戰爭給勞倫斯帶來難以癒合的身心創傷,他患有多種疾病,身被十幾處槍傷。一次在大馬士革以南的德拉鎮喬裝偵察時,勞倫斯被土耳其軍隊抓住,慘遭嚴刑拷打和雞姦。幸而土耳其人並不知道他的身份,看管不嚴,勞倫斯僥倖逃脫。這次遭遇給勞倫斯造成的心靈創傷難以估量,他後來在自傳里寫道:“我完整的人格被無可挽回地毀壞了。” 戰後很多年勞倫斯一直患有嚴重的憂鬱症,他曾經請人用皮鞭大力抽打他。在給蕭伯納夫人的一封信里,勞倫斯受傷的靈魂發出哀鳴:“良久以來這種感覺一直纏繞著我,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我感到我的生命和自我已經墜毀,誤入歧途而無法折返,這真令人萬念俱灰 - 我是永遠無法復原了,不管我如何朝思暮想。天哪,這是怎樣的一個惡圈!”
戰爭結束以後,勞倫斯面臨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此時他在英國的名望如日中天,想飛黃騰達易如反掌,邱吉爾就勸他到外交部供職,以他的才華一定前途無量。沒有人知道此時的勞倫斯只想逃避,到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調理身心。勞倫斯先用一年多的時間撰寫自傳體作品《智慧的七根支柱》 (The Seven Pillars of Wisdom) ,記述他在阿拉伯的經歷。 1923 年,勞倫斯化名加入英國皇家空軍,竭力做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飛行員。這期間,勞倫斯和蕭伯納夫人夏洛特結成密友,到他去世時和夏洛特通信三百多封。服役期間,勞倫斯還創作了反映空軍軍旅生活的小說《薄荷》 (The Mint) 。
1935 年,勞倫斯從空軍退役,到多塞特郡 (Dorset County) 的鄉村里隱居起來。勞倫斯酷愛騎機車,曾經擁有七輛喬治 ▪ 布拉夫 (George Brough) 牌賽車,這是當時英國最快的機車。勞倫斯經常駕車以 150 公里的時速飛奔,也許飛車的刺激才能讓他暫時忘卻心靈的創傷。這年 5 月,勞倫斯駕車時為躲避行人發生車禍喪生,終年 47 歲。
6. 世人的毀譽
多年來勞倫斯一直是歐美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1962 年,大衛 ▪ 里恩 (David Lean) 執導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一舉奪得七項奧斯卡獎。直到最近,《阿拉伯的勞倫斯》還被英國權威雜誌評為二十世紀最佳歷史題材影片。這部影片鞏固了勞倫斯在世人心目中的浪漫主義英雄形像。
進入七十年代,當中東局勢日益動盪,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大行其道之時,很多學者開始反思西方國家對阿拉伯世界的舉措失當,而勞倫斯的暢銷書《智慧的七根支柱》首當其衝受到指責。勞倫斯在此書中以詩人的浪漫情懷美化阿拉伯民族主義,影響了以後數十年的英國外交政策。文學評論家克杜里 (Eli Kedourie) 曾經批評此書“不但墮落,而且仍然具有腐蝕力,在當今這個時代,政治理念被賦予宗教色彩,以獲取人們最大程度的犧牲,名正言順地進行最邪惡的犯罪,這本書腐蝕力就更為顯著。此書的墮落之處在於其浪漫主義,期望通過政治手段建立或恢復一種和諧的、天堂一般的烏托邦。”
無庸諱言,勞倫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者,而《智慧的七根支柱》的文學價值也高過史學價值。他在自傳中對阿拉伯人信仰和文化的歌頌,很多時候是不顧事實的,是為了滿足他理想主義的精神需求。勞倫斯雖然成功地領導了阿拉伯人的獨立鬥爭,但他對阿拉伯文化和信仰的理解卻相當淺薄,這也許是絕大多數西方人的通病。勞倫斯寫書的目的還是為了抒發自我,而不是探討阿拉伯的前途,學者們似乎有點苛求古人了。
勞倫斯一生渴望盛名,當榮耀降臨之時卻身心俱殘,不堪承受其重負而退避三舍。他特立獨行,但也期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接納;他高朋滿座,卻異常孤獨;他充滿書生氣,但因為天縱其才,居然以軍事、外交方面的成就著名於世。勞倫斯和我們一樣是一個追夢人,但他最終憑藉才華和勇氣實現了驚世駭俗的夢想,這使他不愧為二十世紀最奇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