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哈努姆城址

中亞希臘-大夏王國城市遺址。位於今阿富汗東北邊境昆都士城東北,噴赤河科克恰河匯流處,地當軍事要衝。年代約為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1964年起,以P.貝爾納為首的法國考古隊在這裡進行了持續15年的發掘。

簡介

該城建在兩河所夾的三角形高地上,東西寬 1.5公里,南北長約2公里。沿河岸用土坯砌築城牆,城上建望樓,城外有壕。城的東部為地勢更高的衛城,西部為下城。衛城東南角建有棱堡。在衛城西側的台地上,有大街縱貫全城南北。城內主要建築均集中在這條大街西側的下城:中央為宮殿區,面積近9萬平方米,包括廣場、官署、宅邸和珍寶庫。廣場在東北部,面積 137米×108米,四周圍以4道柱廊。宮殿區的東、北、南三面,分別建有神廟、體育館和貴族住宅區各一處。大街東側建有劇場和武器庫。北城門外及衛城西南部,分別建有神廟和露天神壇。衛城內有許多簡樸的單間房屋,當系本地人的住房。阿伊哈努姆城的建築風格是希臘式和東方式的結合,而以前者為主,如壘砌石塊用金屬鋦釘聯結並灌以熔鉛加固;建築的布局往往以一連串房間或柱廊環繞一個中央庭院;飾以古典式3種柱頭的大量圓柱;寓所的浴室中用卵石鋪成拼花地板等。東方風格主要如常用土坯壘牆;劇場的席位之中建3座闊氣的涼廊;神廟為三梯級高台建築;前設門廊、後設正殿及兩側配殿。按照希臘人的習慣,死者一般葬在城外。貴族使用家族陵墓,在陵墓內沿中央墓道的兩邊建多座墓穴。城內也發現兩座陵墓。
城內發現有希臘文銘刻和手稿殘跡,以及阿拉米字型的銘文。藝術品有石、陶、象牙和金屬的圓雕或浮雕,表現人物和希臘及本地的神像。其風格一部分採用希臘傳統手法;一部分則是東方風格,構圖平板,不注重透視。有的大型作品在鉛條或木頭的基架上堆塑而成,是一項創新。在宮殿區的珍寶庫中發現有印度和希臘的珍寶和錢幣。出土有錢幣的銅坯。
根據宮殿規模宏大、有鑄幣權等跡象,研究者推測該城是大夏東部的首府,城名即見於文獻的尤克拉蒂迪亞。該城的發掘以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在阿姆河地區確實存在希臘 -大夏王國的遺存。在王國出現之前,這裡已有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擁有營造大型建築的古老傳統。希臘移民在努力保持本身文化特徵的同時,也吸收了當地的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