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雹作業部位

大量探測研究表明,冰雹胚胎大多形成於-4~-10℃的環境中。同時雷達探測還發現,如果對流云云體初始雷達回波出現在-6~-8℃以上高度時,有80%的可能發展成為降雹。所以人工防雹引晶的高度區間應在-6℃層以上。播撤層厚度一般為1 km,個別也可達2 km。

作業的高度區同

大量探測研究表明,冰雹胚胎大多形成於-4~-10℃的環境中。同時雷達探測還發現,如果對流云云體初始雷達回波出現在-6~-8℃以上高度時,有80%的可能發展成為降雹。所以人工防雹引晶的高度區間應在-6℃層以上。播撤層厚度一般為1 km,個別也可達2 km。

由人工播撒的催化劑形成的冰晶,増長達300 μm的雪晶後開始碰凍,需要約5 min的較長的時間,在10 m/s升速的情況下,可上升3 km。因此,為了使人工冰品有較好的水汽增長環境,並在自然雹胚增長區發揮作用,其播撒高度不能太高,可考慮在溫度-6~-7℃處核化。最好在較弱的上升氣流區那裡也是自然雹胚比較容易形成的位置。在強上升氣流區,自然冰晶和人工冰晶都來不及長大成雹胚而被吹出雲外,人工冰晶發揮不了作用。作業要考慮使人工冰品形成的雹胚能夠進人主要的冰雹生長區以爭食過冷卻水。

作業的水平部位

防雹作業的水平作業部位決定於雲的類型和發展階段。根據前蘇聯的經驗是:

a.對弱單體或對稱單體雹雲來說,催化應著眼於防止新發展的雹雲單體中冰雹的形成。催化應選擇在-6℃層以上高度出現初始回波的新生單體或發展單體的中央部位。

b.對強單體或超級單體來說,催化部位應選擇在雹雲前部的引導雲或懸垂回波區的前部(10~30dBz)及下部區域。按前蘇聯的做法是既對-8~-12℃及其以上1 km的懸垂回波區域進行催化,同時也對引導雲和懸垂回波區下方的胚胎簾(-2~-6℃區)進行催化,其目的除了爭食雲內水分,減少冰雹直徑以外,還試圖在弱上升氣流區內提前形成降水,以抑制冰雹雲發展。

作業雲體併合處

幾塊雲在某處靠近併合時,往往立即加強發展形成冰雹雲,猛打合併處,阻止它們合併加強。在雷達指揮下,應著重炮擊移速快,發展旺盛的雲塊。

作業雹雲穴道處

許煥斌、段英等(2004)通過數值模擬等手段,得出了最新研究結果。提出的人工防雹作業概念模型認為,不論何種類型的雹雲,其流場都是對流性的,其中必然存在一個主上升氣流和相對於雲體的水平風速為零的區域,並依此提出了冰雹形成的穴道理論,因此,如要實施播撒催化防雹時,只要在穴道區域播撒,即可使人工雹胚參與自然雹胚爭食過冷水而達到抑雹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