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擾自動駕駛系統

防干擾自動駕駛系統

防干擾自動駕駛系統,一種客機防劫持技術。

技術背景

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後,美國和歐洲飛機製造商都在研發客機防劫持技術。其中,美國波音公司開發出“防干擾自動駕駛系統”並於2006年取得專利。

緊急情況下,地面航空管制人員乃至中央情報局一類的安全機構可以啟動這一系統,使飛機進入自主駕駛模式,而且機上任何人無法關閉這一模式。

另外,這一系統在駕駛艙門上裝有壓力感應器,一旦有人試圖強行闖入,這一系統能夠自行啟動。

地面管控人員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向這套系統輸入飛行航線指令,從而使飛機自行在最近的機場降落。

在軍用領域,地面人員操縱無人駕駛飛機已經很普遍,在民航機上則鮮見。 2013年,一架“噴氣流”式16座輕型飛機由地面遙控,在英國完成800公里飛行。機上有一名駕駛員,僅在起飛和降落階段操控飛機。

套用困境

《每日郵報》報導,波音公司內部人員當年表示,反劫持自動駕駛系統有望於2010年前在全球範圍內普及。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英國民航局一名發言人表示,以英國為例,現階段沒有遙控操縱系統能確保客機在繁忙航線上安全飛行。 “一些企業正在研製這類系統,但是現在的技術並沒有達到實用。 ”

另一項擔憂是,遙控系統一旦遭到黑客侵入,將對正常飛行的客機構成安全威脅。航空安全專家克里斯·耶茨說,“9·11”恐怖攻擊後,在客機上套用遙控駕駛技術的呼聲經常出現,但是,讓地面控制人員接管駕駛,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地面人員無法看見駕駛員所能看見的全部情況。 “就我個人而言,不願意乘坐一架駕駛員和副駕駛可能失去操縱權的客機。 ”

英國民航駕駛員協會也反對在飛機上採用這類系統。這一協會一名發言人說,確保至少兩名駕駛員同時在崗,已經使飛行“萬分安全”。德翼航班空難發生後,重點應放在確保兩名駕駛員都能進入駕駛艙而不是遭關在門外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