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後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券。
詞作鑑賞?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雲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鑑賞? 副標題指出本詞寫於“紹興乙卯”,即高宗紹興五年(1135),這時由於名將岳飛,韓世忠等屢次擊敗金及偽齊的軍隊,南宋的軍事形勢顯得十分有利,具備進取中原的力量,但由於高宗等人的畏敵主和,只圖苟安而不思進取,作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此詞。
首兩句寫作者風塵僕僕於鄱陽(今江西波陽縣)道上,正值大江南北風雪迷漫,想起靖康二年(1127)徽欽二宗被俘北去,至今已近十年。“易水”,源出河北易縣附近,是戰國時燕國南面的疆界。《戰國策·燕策》載有燕太子送荊軻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易水寒”的出處,意味著生離死別和誓殺強敵。女詞人李清照在高宗建炎二、三年間曾有詩譏刺苟安求和之輩,“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這裡的“易水寒”與本詞一樣,都是指中原的淪喪和帝王被俘不回的恥辱。
“同雲”兩句,從“遙知”生髮而來。“同雲”亦作“彤雲”,指下雪前密布天空的陰雲。“三關”,泛指中原關塞。極目北望,只見山外有山,連綿不斷,自己所熟悉的花都汴京和中原父老,已經是不可能見到了。思念及此,怎不令人心碎欲絕。
下片承上而來。“天可老”三句是痛心國恥未雪。“天可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漢樂府《上邪》則云:“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裡化用其意,指出天本不會老,海也不可能翻,但即使天會老,海能翻,要消除北宋覆亡的靖康之恥卻是難上加難,幾乎比天老、海翻還要困難。
“頻聞”兩句表達了作者切盼和懷疑的心情。經常聽說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國向二帝問候,如高宗建炎三年五月,以洪皓為大金通問使。紹興二年遣潘致堯等為金國軍前通問使,附茶、藥、金幣進二帝(指徽、欽二宗),紹興四年遣章誼等為金國通問使;但究意何時兩帝才能返回南宋呢?鸞,本為車上的鸞鈴;輅,是車上的橫木,此處以鸞輅代表帝王的車駕。
作者在這結束的兩句中針對主和派打著“迎還二聖,恢復中原”的旗號,實際上卻在順應著高宗不可告人的內心活動,即是並不打算部署軍事力量,揮師北上,只求屈膝苟安,稱帝於江左。這是因為如果南宋出師節節獲勝,金國就會送還二帝,而他就得讓位於欽宗。高宗既無北上恢復中原之意,二帝也不可能南歸,亡國之恨也就難以消除。作者不能明說,只是以“頻聞”、“幾時”進行暗示,使讀者領會其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