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麥8號

2007-2008、2008-2009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全生育期223天左右,較對照品種(皖麥50)早熟3天左右。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2008年度區試畝產61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4%(不顯著);2008-2009年度區試畝產57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1%(極顯著)。 2009-2010年度生產試驗畝產47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2%。

品種(生態)類型:

半冬性

審定編號:

皖麥2011008

育種人:

阜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小偃9403(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漯麥4號(來源於河南省漯河市農科所)

主要特徵特性:

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色,起身後葉片由半直立轉平展,莖稈附少量蠟粉,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
2007-2008、2008-2009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全生育期223天左右,較對照品種(皖麥50)早熟3天左右。株高80厘米左右,比對照品種矮8厘米左右。畝穗數為38萬左右,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47克左右。

抗性表現:

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鑑定,2008年中感白粉病(病級和抗級5MS)、赤霉病(平均嚴重度和抗級2.59MS)、紋枯病(病指和抗級26.19MS)和葉鏽病(病指和抗級80MS),高感條鏽病(病指和抗級100HS);2009年中抗赤霉病(平均嚴重度和抗級2.88MR),中感紋枯病(病指和抗級39.38MS)和條鏽病(病指和抗級32MS),高感白粉病(病級和抗級7HS)和葉鏽病(病指和抗級60HS);2010年經省種子管理總站鑑定中抗白粉病(MR)。

品質表現:

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2009年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06克/升,粗蛋白(乾基)13.63%,濕麵筋27.9%,麵團穩定時間3.7分鐘,吸水率51.3%,硬度指數40.7;2010年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02克/升,粗蛋白(乾基)15.01%,濕麵筋30.5%,麵團穩定時間3.6分鐘,吸水率53.8%,硬度指數45.1。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2008年度區試畝產61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4%(不顯著);2008-2009年度區試畝產57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1%(極顯著)。
2009-2010年度生產試驗畝產47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2%。

適宜推廣區域:

淮北區。

注意事項:

在不同使用條件下,阜麥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阜麥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範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阜麥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