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林[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關玉林[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關玉林[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72年出生於甘肅文化古鎮青城。現為白銀區政協委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白銀國畫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郭石夫工作室畫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與恩師郭石夫 與恩師郭石夫

關玉林 崇石齋主人

1972年出生於甘肅

曾就讀於榮寶齋畫院中國畫名家高研班

師從當代著名畫家吳悅石先生

《中國美術鑑藏報》副主編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政協委員

九三學社社員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在北京,甘肅等地多次舉辦畫展

作品發表在多家藝術類報刊

曾被多家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

1972年出生於甘肅文化古鎮青城。現為白銀區政協委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白銀國畫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郭石夫工作室畫家。自幼酷愛書畫,初學《芥子園畫傳》,後在齊白石,吳昌碩筆意中汲取養分,作品重氣勢,重格調,大膽取捨,盡情揮灑。多年來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能夠結合自身對生活文化藝術的獨特感悟,初步形成自己藝術風格的筆調,嘗試著對中國寫意花鳥畫更深層次的探索。

所獲獎項

2001年作品《爭春》參加了“紀念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65周年全國書畫攝影名人作品邀請展”。

2005年《墨梅》入先首屆中國畫金雞獎;國畫《秋韻》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甘肅美術大展。

2010年作品《秋韻圖》獲甘肅省科技界二等獎。作品被多家單位和個人收藏。

評論文章

白銀的玉林

與名家合影 與名家合影

黃河愛陝西也喜甘肅,陝西吼秦腔,甘肅也唱。

玉林學兄是甘肅白銀人,便也把秦腔帶到京薊來,帶到了榮寶齋畫院。秦腔那東西,太攝人魂魄,只一句兩句就令人心顫。我心便豁然開朗,原來秦人也重感情也。

玉林是勤奮人,整天連夜地身影不離畫案。大到長卷巨軸,小到冊頁扇面,無不手到擒來,且是筆挾一股超邁之氣,腋下真能生風矣。我愛一邊也畫著,一邊聽他很異樣的家鄉話,那韻味須收緊了嘴巴才能傳將出來,使人很自然就想到黃河、黃土高原,還會聯想到遼遠、空曠、蒼渾這些個詞兒。

這個時候,你會不自主地走近他來,眼睛落在他的丹青素楮間,就又被他的那股英氣所感染,就又被他深知用色要義的大作所打動,進而不由又想起吳茀之的那段話:“用色又須知合色渾化之妙,有正必有輔,如用丹砂宜帶胭脂,用石綠宜帶汁綠,用赭石宜帶藤黃,用花青宜帶墨水。蓋單用則淺薄,兼用則厚潤矣。”

每不願與玉林在畫院道上同行,蓋其俊朗高挑已奪吾生氣矣。然喜與其促膝座談,其老成幹練亦時被同門所慨許。此君莫說年少,卻自有氣場在。屬朝氣而蓬勃型,忽有一言一語,每也能召喚起眾兄長的精神來也。然亦常會是一天不作一聲,幽獨地默然於東南一角,大概是糾結於筆墨天地的某個縱深處。

今天上午,玉林兄不在教室作畫,剛回有些遙遠的家鄉去,他說要看他娃去了。人們在外想媳婦時都這樣說。

文 / 韓修龍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劉懷勇教授工作室助教)

漫談畫家關玉林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

畫家玉林君,是我在畫院的同窗。每當夕陽西下,抑或月明星稀的夜晚,常會看到他坐在畫院花園邊長椅上,翹著二郎腿,嘴裡吼著秦腔。那地道的甘肅地方發音,聽起來讓人叫絕,如吃農家小菜,飲地方小酒。音純,字正,腔圓,夠味兒。我現 在也成了秦腔“票友”,這全受他的影響。

玉林君是一位對傳統繪畫孜孜以求的“苦行僧”。他放下甘肅老家畫廊的生意,不遠千里來到京城問道學藝,實為難能可貴。所以他倍加珍惜學習的機會,除了在畫院有名師指導,遍臨諸家外,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故宮、榮寶齋畫廊都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使他在畫院學習的過程中,進步迅速,收穫頗豐。

玉林君的畫,無論筆墨的用運,構圖的經營,著色的搭配都十分到位,可謂深得中國畫理之精微。

中國寫意花鳥畫始於宋元,至明清已達到極致。而近代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諸輩更是別開生面,把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巔峰。我們習畫者應追本溯源,博採眾長,才能深入堂奧,才能出大境界。玉林君臨習古人的作品,總能把握住他們的藝術特色。從金農、汪士慎的梅,到吳鎮、夏昶的竹,他臨習的質量都極高。其駕馭筆墨的能力,常令我輩望其項背矣。他筆下的墨梅逸趣盎然,清瘦可人;墨竹生機勃勃,氣韻古雅,均無粗野之氣,不落世俗。他對吳昌碩繪畫的研習,用功最深。其筆法勁健挺拔,古拙蒼老。構圖上更是敢於造險,大氣磅礴,深得吳翁之精髓。

學習中國畫,“晚成”是基本規律。齊白石,吳昌碩,都是七十後始成熟。玉林君還年輕,藝術學習上還屬於積累期與快速上升期,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繼續大量地臨習古人的經典名作,堅實地學習傳統技法,不要太早的“出脫”,創立所謂的“個性”、“面貌”。傳統功夫越深,今後發展的空間越大。此外,還要常去外面“寫生”,以求達到對所畫對象的“理”、“情”、“態”的準確把握。所謂“師古人,師造化,然後有我”者是也。

玉林君作畫在我們工作室最勤。他出筆很快,如急風驟雨,珠落玉盤,不一會工夫,已是滿紙雲煙,山花爛漫。一日,他邊畫邊吼著秦腔,神情十分投入,突然的嘎然而止,擲筆而言曰:“像我這樣的人將來怎么會不成大家?”。眾皆驚,面面相覷,俄兒一陣大笑。這雖是他的自我解嘲,但世間的事,凡事皆有可能,有幾人能說清呢!

文 / 張永江

(本文作者為菲律賓《世界日報》住中國特約記者,北京榮寶齋畫院畫家)

清空儒雅關玉林

文/李鶴庵

關兄玉林,生於青城,跡於白銀,求學於京都,受教於吳門,得學問之溫養而神采瀰漫,經筆墨之錘鍊以熔鑄精神,廢紙三千,盡脫浮華表象,殘墨一碇,終歸儒雅風流。

與玉林兄相識,是2011年初秋的一個上午,在榮寶齋畫院開學典禮上。玉林面容清癯,身材頎長,喜著正裝,每遇之必西裝革履,一塵不染,乾淨利索,與我等不修邊幅之人恰成鮮明對照。即使講國語,亦如秦腔一般。玉林作畫一如其人,勁健爽利,揮灑自如,時亦出奇制勝,若鄉音然。

玉林初學吳缶廬,得缶翁之恢宏豪邁,繼學白石翁,不激不厲,得一“靜”字訣。自入吳門以來,玉林於書法用功最勤,將書意參畫意,漸成生拙高古之風姿,玉林極重內美,脫落形骸,生面自開,以致溫文爾雅,中正平和,看似左右跌宕,實則書卷氣盎然。玉林之畫作,文而不弱,豪而不野,“生”不離“中”,中不離“法”,“拙”而能潤,“巧”而能化,故天趣蘊籍,水到渠成也。

玉林不善言辭,但凡言語,必不離畫,言簡意賅,說到痛處,搔到癢處,皆有感而發,不做市井之談。觀玉林作畫,落紙有聲,痛快淋漓,花鳥人物頃刻而成,筆筆生髮,真氣貫通。玉林,為人也“清”,為藝也“逸”,心志高古,不苟時俗,濃淡乾濕,枯潤急徐,曲盡其態,時亦恣肆狂放,時亦靜穆雍容,與其多年之“蒙養生活”有很大關係,期待玉林有更多新的作品問世。

作品賞析

作品 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