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西安府志》載:“關山鎮,界蒲、富、臨、渭之交,舊名上寨。”由於地處荊山尾端,又為四縣之交,舊稱邊緣處為關,故稱關山。明萬曆五年(1577)關山設鎮,駐撫民廳。清乾隆四十一年(1766)前,關山駐縣丞,民國8年(1919)在關山設臨潼分縣,1949年5月關山解放,建立關山區人民政府。
鄉鎮概況
關山鄉以農業為主,主產糧、棉。1949年前,糧食畝產量130公斤左右,棉花10多公斤。建國後,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1978年糧食畝產達500多公斤,棉花60多公斤。90年代實施農業綜合開發,1995年糧食畝產達800公斤,棉花75公斤,辣椒年產值2600多萬元,養殖業年產值7998萬元,農業總收入5101萬元。
鄉鎮企業發展較快,1995年有機械加工、食品加工、造紙、化工、建築、運輸、商業、飲食服務業等1035個。從業人員5450人,占總人口的17%,鄉鎮企業總收入7020萬元,利稅886萬元,鄉鎮企業收入占全鄉總收入的13.8%。
改革開放豐富了關山人民的物質生活。電視機、腳踏車普及農戶,10%的農戶有機車,少數農戶有小轎車和客運汽車。1995年,農村人均住房21平方米,人均收入1137元。
民眾文化藝術有芯子、社火、蹩鼓、自樂班、樂隊、走馬、旱船等。1992年,《關山鎮志》出版發行。1995年關山鄉有中學2所,國小16所,在校學生6767人,衛生院、保健站等醫療單位2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