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戲作二絕

(庚午)陳寅恪弦箭文章苦未休(1),權門奔走喘吳牛(2)。 (2)《太平御覽》引《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作者簡介陳寅恪,二十世紀史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

作品原文

閱報戲作二絕 (庚午)
陳寅恪
弦箭文章苦未休(1),權門奔走喘吳牛(2)。
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3)。
石頭記中劉姥姥,水滸傳中王婆婆(4)。
他日為君作佳傳,未知真與誰同科(5)。

注釋譯文

(1)弦箭,弦上之箭,既成語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語出《太平御覽》引《魏書》:“太祖平鄴,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按:袁紹字)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呼’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陳氏以後在《柳如是別傳》有謂:“牧齋既已是袁紹弦上之箭,豈能不作黃祖腹中之語呼?”可見陳氏所謂“弦箭文章”,當特指代表一種政治勢力而作的攻擊性文字。
陳氏1961年《贈吳雨僧》之四“弦箭文章苦未休”辭句所指亦同。
(2)《太平御覽》引《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世說新語.言語》:“晉滿奮畏風。在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此既成語“吳牛喘月”出處,指見到相似事物而驚懼。但陳詩只是借用此典,指因奔走而喘,而非以驚懼而喘。
(3)蔣天樞《陳寅恪先生傳》,引錄此詩有註:“早年潘伯欣北京打油詩,有‘欲把東亞變西歐,到處聞人說自由’之句。”潘伯欣,疑既潘式,字伯鷹。
(4)《石頭記》既《紅樓夢》,劉姥姥,見《紅樓夢》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水滸傳》里王婆婆,既《水滸傳》的二十四,二十五回的王婆,她設局讓西門慶勾引潘金蓮,又慫恿西門慶,潘金蓮二人毒殺武大郎。
(5)同科,同等,同類。

創作背景

作於1930年秋,北平。

作者簡介

陳寅恪,二十世紀史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1969年於文革中迫害致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