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簡介
根據地東臨大海,西連江西鄱陽湖,北靠安徽長江,南達福建閩江,為“東南半壁”之襟喉。武夷山、懷玉山、鄣公山、黃山、仙霞嶺,山山綿亘、重巒疊嶂;信江、撫河、樂安河、新安江、崇陽溪,水水長流,縱橫若網,軍事上地勢險要,經濟上物產豐盈,具有開展革命鬥爭的良好條件。
根據地蘇區時期先後由贛東北、閩北、(開)化婺(源)德(興)、信(江)撫(河)、皖贛、皖南等大小6塊蘇區組成,縱橫約50個縣,人口數百萬。建立過58箇中共縣級組織和32個縣級蘇維埃政權。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黨組織遍布閩浙皖贛邊區80多個縣,游擊區人口近千萬。
發展歷程
1927年底至翌年初,方誌敏、邵式平、黃道領導的弋橫暴動沉重地打擊了贛東北的國民黨反動勢力。1928年4月,中共弋陽、橫峯縣委先後成立。5月,這兩縣又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府。1929年1月,黃道等人領導發動了貴、余、萬農民暴動。2月底,中共信江特委成立,方誌敏代理書記,特委下轄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上饒、餘干、餘江7個縣委及萬年特區委,鉛山、樂平也建立了黨的組織,黨員發展到6000餘名。10月,信江蘇維埃政府在弋陽九區邵家村成立,方誌敏任執行主席,邵式平任軍委會主席。1930年3月20日信江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方誌敏當選為信江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信江特委與在景德鎮開展工作的贛東北特委合併,組成新的贛東北特委。中央決定閩北地區劃歸贛東北特委領導。1930年7月22日,贛東北的紅一團擴編為紅十軍。1931年9月,中共贛東北省委成立,萬永誠任省委書記。11月,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方誌敏任主席。因蘇區鬥爭不斷擴大,活動範圍發展到浙江和安徽境內,中共中央決定於1932年11月間將贛東北省改為閩浙贛省,省會設在橫峯縣的葛源,仍由萬永誠和方誌敏分任省委書記和省蘇主席。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的區域範圍包括江西20餘個縣,福建12個縣,浙江13個縣,安徽7個縣,總計50多個縣。1933年3月18日至23日,閩浙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葛源召開。大會集中討論了擴大紅軍、加強革命戰爭的領導等問題,選舉出了以方誌敏為主席的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會上,劉疇西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方誌敏1枚勳章,表彰他和閩浙皖贛蘇區軍民的鬥爭功績。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創造出了許多有特色的軍事鬥爭和政權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毛澤東稱其為“方誌敏式”的革命根據地。
歷程劃分
根據地的鬥爭長達10年,期間歷經4個階段: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以江西上饒磨盤山為中心的信江根據地,以福建崇安為中心的閩北根據地形成,但與贛東北小塊根據地和浙南、浙西、皖南等地的革命鬥爭尚未形成統一領導,邊區呈現“群雄並起”的局面,此為根據地的前期鬥爭階段;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經中共信江特委和(前)贛東北特委的合併、閩北蘇區的劃歸,形成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後擴大為閩浙皖贛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此為根據地的發展階段;1933年10月至1934年底,軍民投入保衛基本蘇區,開闢新區的鬥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蘇區丟失,此為根據地的後期鬥爭階段;1935年初至1938年初,邊區形成皖浙贛、閩北(閩贛邊)、閩浙邊三塊游擊根據地,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各地紅軍游擊隊下山編入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此為三年游擊戰爭階段。
歷史影響
根據地10年鬥爭中,黨組織領導邊區人民進行了創造性的工作,積累了創建和建設革命根據地各個方面的經驗,豐富了毛澤東關於紅色政權的理論,對形成工農武裝割據,以農村包圍成都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根據地曾榮獲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蘇維埃模範省”的光榮稱號,毛澤東先後譽之為:“方誌敏式”、“有很好的創造”、“是堅強的蘇維埃陣地”。
大革命時期,閩浙皖贛邊區相繼創建了一些中共基層組織,掀起了相當規模的工農革命運動。尤其是弋陽縣第九區的“漆工鎮暴動”,在贛東北地區進行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開始了方誌敏兩條半槍鬧革命的戰鬥歷程。邊區各地的鬥爭,為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民眾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黨的“八七”會議之後,各地黨組織廣泛宣傳和組織民眾、高舉起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旗幟,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革命道路。在歷時3年的前期鬥爭中,邊區各地先後建立了中共(前)贛東北特委、信江特委、閩北特委、浙西特委和浙南特委,形成了信江根據地、閩北根據地和其他一些小範圍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