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圍繞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這個主題,較集中闡述福建與台灣區域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包括閩台文化淵源和傳承、海洋文化特點、民間祀神崇拜、媽祖和女神信仰、王爺信仰、道教倫理思想等,對於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的省思與自覺、繁榮海西文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作品目錄
傳統文化與閩南文化傳承、創新、弘揚的若干思考
閩南文化研究的語言危機
文化保存、傳承與創新:海外華人社團組織的跨國聯繫研究——以新加坡卓歧王氏同鄉會為例
淺議漳泉民風強悍
論道教倫理的基本特點
五代宋初泉、漳的整合與福佬民系的正式形成
以海為伴:唐宋以降九龍江下游兩岸區域海洋經濟的初步發展
清嘉慶年間海盜投首的分析
神祗社群與文化——記台北市的晉德宮及其主神黃道周
拆遷與重組:都市化進程中的村廟生存現狀——福州市區九案泰山十三堂調查
福建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錢塘江南岸潮神崇拜與低地開發——以張夏神為中心
福建媽祖宮廟若干特徵之探討——以文物普查資料為中心
迎神賽會與台北商業體系的形成
社會救濟與生命啟迪——以台灣九二一震災及八八水災之賑災為例
血緣性與非血緣性:人倫與教化
福建媽祖宮廟的創建與分布
道教思想與數學思想的互動——以李淳風注釋《九章算術》為例
當代漳州民間信仰的發展概述
閩南民間信仰對促進漢畲民族關係和諧的積極作用
娛樂與教化:從《夏午堂歌詞集》看民國時期的三一教
柯輅《漢壽亭侯畫像記》解讀——兼考裝髒儀軌
閩台兩地的丁府王爺
錢謙益《徐霞客傳》探微——兼談徐霞客與黃道周的交遊
抗倭勁旅:長泰高安軍
加強民間宗教信仰管理促進宗教文化生態平衡——以福建為考察中心
閩南民間信仰對社會教化與婚姻家庭的影響
文化在民間:閩南民間信仰民俗節日的復興與公共生活——以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為例
民間信仰地域分異的微觀分析——泉州三個村莊神祗生態位寬度測量和比較
福建石竹山道教接春信俗考察
道教“靈簸”形成時代考略
略論明末清初的閩南佛教
台灣鄭成功廟祠群集之地域特色與建立源起類型
王爺信仰研究的關鍵問題
女神研究中的另類視野——從西王母的愛情故事說起
試述台灣民間信仰的生死觀
社群邊界內的神明:移民時代的
新加坡媽祖信仰研究
老子的寵辱論探析
傳統中國“邊緣區域”中“邊緣群體”的“核心集團”與“核心區”——以白蓮教“襄陽教團”的形成與擴散為中心
淺談金門北鎮廟的宗教文化
閩西客家的真仙信仰與祖先崇拜:清流大豐山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