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根雕

一、木根雕文化的始源 二、木根雕文化的傳承 三、木根雕文化的提升

閩侯根雕流源流長,閩侯根雕翹楚於世,根系閩侯,雕琢九州。而今,閩侯縣上街成為全國最大的根雕專業市場和生產基地,展示著廣闊的燦爛前景,成為閩侯乃至福州文化藝術產業的佼佼者。

一、木根雕文化的始源

中華民族的木雕藝術,獨具豐厚傳統文化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原始人類為了生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大自然樹幹、條等經簡易加工後製作成工具,便有了根雕雛形。在茫茫的中國歷史文明長河中,根雕是藝術的奇葩,蘊藏著獨特的歷史文化沉澱。
閩侯縣歷史悠久,素稱“八閩首邑”。大湖的雪峰寺附近有一枯木庵,內有一枯木,內壁尚存唐代題刻一幅,為閩王王審知舍款造庵及其築造水池的史實題刻,稱為“樹腹碑”,堪稱一絕。閩侯木根雕題材豐富、刀法傳神、線條流暢、造型天然,其材料主要有荔枝木、龍眼木、紅木、樟木等。其形取其勢,會其意,注重神韻,渾然天成,化腐朽為神奇,適合於廟宇樓閣、家具陳設、欣賞把玩,深得國內外收藏家、鑑賞家喜愛。

二、木根雕文化的傳承

福建省內木根雕最具影響力的主要有象園、大坂、雁塔三大流派。傳承人較多,其中林學善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目前,大師和雕刻家就有幾十人。三大流派構築了福建木雕創作的中堅力量,在繼承傳統的藝術創作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吸引現代元素,並結合“學院派”之風,藝術內涵進一步提升。
上世紀80年代末,三大流派的傳承人陸續遷往上街,木根雕廠家和個人工作室頗多,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台灣雕刻名家也陸續來此辦廠,上街本地人頻頻進廠學藝,大批外地技工及材料銷售商,還有物流配送等相關產業的進駐,木根雕行業在上街鎮得以快速發展,且逐漸成為當地人主要的就業途徑。
  行業的快速發展,大大促進了技術交流和創作,雕刻材料有了突破,除沿用傳統的樟木、黃楊木、荔枝木外,還選用了高級木料(紅木、棗木、杉木瘤等),豐富了創作資源,增添了工藝品的多樣性。在技法表現上大膽革新,將木雕工藝雕刻美與根雕天然美相互融合,往大型化、天然自然化發展。工藝品渾然天成、線條流暢、質材醇厚,給人以貼切、驚嘆、震撼感。如大型木根雕人物、動物、茶具、桌椅及由眾多人物與景物組成的群雕等,開創了木根雕歷史的先河,形成特色鮮明的“上街木根雕”風格。

三、木根雕文化的提升

科技的不斷進步,帶來了各種先進的木工電動工具。目前上街聚集有中國根藝大師(4人)、高級根藝美術師(22人)、中級根藝美術師(12人)。大師們開拓創意思維,引入學院創新模式,吸收學院雕塑形式,融入木根雕傳統技法,根據材質與題材的不同情形融會貫通講究創意,進行形式上的變化、深化,推出創意性強、個性緊跟時代氣息的新型木根雕工藝品,尋求創意與形式上的突破,化腐朽為神奇,使木根雕文化榮登上中華藝術殿堂。
這幾年上街木根雕文化不斷提升。根雕神奇無比,獨樹一幟,閃爍著地域文化特色和品位,從作品中詮釋出創作者的睿智和高超技藝,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演繹著八閩地域文化繁榮經典。上街木根雕文化必將更加光彩奪目,譽馳九州,名揚四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