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創建於莘莊鎮城隍廟的格思堂——蒙正學堂(實驗國小前身)
1909年(清宣統元年)更名為迪新學堂
1912年(民國元年)改名為莘莊鄉立第一國民學校
1928年(民國十七年)與松江縣第六高等國小合併,改名為松江縣第六國小
1929年(民國十八年)改名為莘莊國小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大部分校舍毀於大火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剩餘校舍被入侵日軍拆除,學校被迫停辦
1941年(民國三十年)由地方人士募捐集資修復校舍開學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同時又在西街樂善堂分設4個班級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改名為上海市第二十六區莘莊國民學校
解放後 學校由上海市龍華區文教股接管
1951年2月改名為莘莊鎮國小
1959年2月列為上海縣重點國小
1961年劃歸莘莊公社管轄
1962年改名為莘莊鎮中心國小
1969~1977年學校下放由莘莊公社莘北、青春兩個大隊聯合管理
1978年2月再次列為上海縣重點國小
1978年10月劃為上海縣教育局直屬單位
1979年1月改名為上海縣實驗國小
1987年學校分為總部、分部
1988年分部脫離
1991年9月學校定為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整體試驗學校
1993年改名為閔行區實驗國小(沿用至今)
1999年9月成為上海市二期課改基地校和華師大“新基礎教育”研究實驗校
2004年5月命名為全國“新基礎教育”研究基地校
2004年9月擴大辦學規模,開辦“春城校區”
學校概況
人文化的校本管理,研究性的改革實踐,錘鍊與培養了一支“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國家級骨幹教師1名,中學高級教師2名,區兼職研訓員3名,市區級骨幹教師數十名,有數十人次獲市區各學科教學評優一二等獎,語文教研組被命名為上海市“共青團號”青年集體,數學教研組被評為上海市“巾幗文明崗”,英語教研組被評為上海市“紅旗班組”等。1987年至今,學校連續九屆(18年)被命名為上海市文明單位,現為全國“新基礎教育”基地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項目全國實驗學校,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校,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基地校,上海市國小日常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國小語文、數學、活動課教學研究會實驗基地。曾先後被評為上海市教育先進集體,上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國小體育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電化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上海市綠化環境衛生先進集體,上海市紅讀、影視先進學校,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99學年至今的學校辦學督導評估均為區最高A級一等。
現已有四大校區,莘松校區、春城校區、景城校區以及畹町校區(原閔行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梅隴實驗學校)。還有許多友校,2014年通過姜根馨同學在韓國又認識了一個友校。
原主校為莘松校區2013年正式改為春城校區。
地理位置
上海市閔行區閔行區偉業路228號(春城校區),集心路201號(景城校區),莘瀝路203號(莘松校區),高興路389號(畹町校區)
領導團隊
何學鋒【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
康旻【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
顧國仁【工會主席】
學校標誌
卡通形象
蒙蒙和正正紫藤花開(校刊)
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展現實小教師的精神氣質,11月10日下午,閔行區實驗國小《紫藤花開》校刊編委會成員在春城校區教工之家召開第五期組稿協調會,各欄目組稿負責人參加。會議由管理評估中心副主任徐太生老師主持。羽毛球館
閔行區實驗國小羽毛球館位於閔行區偉業路228號,交通便捷,毗鄰春申景城和上海春城。羽毛球館分為6片場地,均為木質地板,場館內燈光和通風設施良好,運動時沒有悶熱的感覺,場地分布均勻合理,無擁擠感,配套設施齊全,球場邊設有專門的休息區,是周邊居民健身鍛鍊的首選,作為處於校園內的場地,閔行區實驗國小羽毛球館的周一至周五隻在晚間營業,周末全天開放,還開設有羽毛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