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22戶通自來水。有122戶通電,有9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7.87%98.3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2戶,分別占總數的61.48%45.9%。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0輛,機車9輛。全 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建有小水窖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367.44畝,有效灌溉率為83.9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7.4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5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95.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5.63萬元,占總收入的21.66%; 畜牧業收入61.51萬元,占總收入的15.5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0頭,肉牛12頭,肉羊52頭;無漁業;林業收入5.94萬元,占總收入的1.50%;第二、三產業收入205.6萬元,占總收入的52.01%;工資性收入21.3萬元,占總收入的5.39%。農民人均純收入2628元,農民收入以第一、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6人,在省內務工76人,到省外務工50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37.77畝,其中,田387.95畝,地49.82畝,人均耕地0.8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77.9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荒山荒1,396.98畝,其他面積395.03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7.7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17.15%。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鵪鶉養殖特色產業,鵪鶉成品及鵪鶉蛋遠銷楚雄,昆明。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2戶,共鄉村人口499人,其中男性238人,女性261人。其中農業人口490人,勞動力32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彝族17人,其他族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9人,占人口總數的14.0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54人,參合率91.38%;享受低保2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班劉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草海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0公里,距離中學1.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6 人,其中小學生63人,中學生23人。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莊道路未硬化,由於過往拖拉機較多,道路相當差,急需改造成彈石路。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造進村道路及村內道路。大力發展蠶桑產為,將蠶桑培植成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