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水資源
陶山鎮鄭宅村村北農田裡的“豐荊渠道”,就是一條連線豐和社區和荊谷社區的農田灌溉水渠。這條水渠南北流向,巧合的是,它與我們今天採訪的門前山古道呈同一走向。水渠也和古道一樣,似乎有某一種相通,將“豐荊”兩地緊連在一起。
豐和和荊谷屬山北和山南。早年天氣乾旱時,大家都跑到門前山古道,想占山霸水。為了那一點山水,兩地村民都不太和氣。後來,建成‘豐荊渠道’,兩地和解。
門前山山水豐潤,沿古道行走,仍見有水井等原始的供水遺蹟。民國以前,山區和丘陵地區農民引天然的山水灌溉梯田。山間梯田有利用吊桶或戽斗提水灌溉的,在門前山村的平原河網一帶,則用人力踩踏或牛力拖拉木質龍骨水車提水灌溉。“村里河網的水源也出自門前山古道一帶的山水。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多用水車車水。用龍骨水車提水灌溉的功效比吊桶和戽斗提高數十倍。
上世紀60年代末,門前山山南山北一帶的平原地區,普及抽水機提水灌溉,所用勞力大為減少,龍骨水車基本絕跡。但是,這一帶的河道狹、淺,儲水量小,久雨成澇,連旱近月,河床就會幹涸,制約農業的生產。
儘管門前山山水豐潤,但在天旱時節,仍只能供應近處的農田,1969年至1971年間,村民在古道附近建成豐荊小型提水站。期間,與“豐荊渠道”一併使用,山南山北的平原農田大大受益。
豐和社區門前山村所在山北,是門前山古道的起始點。村前有河,村後有山,村也因此得名為門前山。
古道歷史
山間蜿蜒著一條青石鋪成的山路,行至山脊,有一道石砌的圍牆橫跨其中。這圍牆俗稱“城門關”,也就“山關”。關隘用大塊青石壘成,經歲月洗滌,關隘顯得古樸滄桑,走進山關內,山風嗖嗖,雜草遍地。
山關長約20多米,高約4米。城門口為圓洞形,穹頂為三角尖形狀。青石與青石之間還有泥漿塗封。老石匠的老手藝,在歷史長河中曾有多少傳承遺留。
門前山古道一帶所在屬宋代青瓷窯址網路區域。這個區域以梅嶼外三甲村為中心,東起荊谷鯉魚山的宋代青瓷窯址,西接底三甲缸窯窯址,北連陶山鎮豐和社區3處宋代青瓷窯址,形成飛雲江中游與其支流金潮港交叉帶的宋代青瓷窯址網路。
宋代青瓷窯址網路的區域分布面積較廣,產品種類豐富,延續時間長。資料顯示,窯址至今保存完整,具有考古發掘價值。1989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州市甌窯學會副會長、瑞安市博物館之友聯誼會副會長鬍嗣雄介紹,宋代時的瑞安,甌窯青瓷創造出柔和勻稱、明快活潑的新形式,胎體漸趨細薄,製造工藝已趨成熟。2013年,胡嗣雄收藏一件北宋甌窯青瓷蓮花荷葉紋海棠杯,這是古人喝酒用的器皿,精緻玲瓏,造型秀美,杯內的蓮花荷葉紋刻花技藝精湛而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