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英劉

“長葛英劉”分為《地名志》的英劉和今日之英劉

始祖墓碑

原碑現存於英劉居委會院內,據碑文所刻,此碑立於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713年),其上所述英劉村起源原文(簡體文)如下:

吾家始祖傳自有明由山西洪侗遷來者也卜居潩水左滸東抵長葛縣治十三里子姓繁衍家好養鷹因號鷹劉村雲祖塋舊在村東北百步許初東中西王派而吾祖○守庫以西派改扦此會遭明季逆闖兵焚家乘失傳世系在祖塋者漫無可祀今謹以本塋世系謹勒貞珉其死者冠以高祖絕墓缺其生者冠以奉祀五歲以上皆入名其列則昭以次排左穆以次排右俾閱者舉目斄然後世子孫有志篤來族◇木本水源者則此石固萬年不朽之家譜也是為記

《地名志》英劉

英劉村委會在鎮境中部偏東。轄英劉、河涯李、時莊3個自然村。耕地1,621畝,360戶,l,560入。以農為豐,兼種蔬菜。產小麥、玉米、紅薯、花生等。有磚窯和尾毛廠。小拖15台,汽馬車10輛。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在和尚橋搞運輸、打零工。有國小1處。

英劉在縣城和鎮政府東南2.5公里清潠河東岸。村委會駐地。耕地1,080畝,249戶,l,036人。明洪武年間,劉姓由山西洪洞遷此,沿河定居,因愛玩魚鷹,始名鷹劉,後因鷹、英同音,將鷹劉雅化為英劉。聚落呈方形,占地182畝,東西街4條與3條南北街相交成格狀,另有東西巷16條與南北街相交,以新建磚瓦房為主,間有平房,還保留有明、清舊式樓房6所。村委會、國小均在村東南隅。村西有寨,名朝陽寨,今僅存東寨牆。

河涯李在縣城和鎮政府東南3公里清潠河北岸。耕地346畝,63戶,291人。清雍正年間,李姓由新鄭縣土橋遷此,沿河建村,故名河涯李。聚落呈方形,占地52畝,東西街1條與南北街2條在村南部相交,另有東西巷與南北街呈十字相交。多新建磚瓦房。副業有運輸和尾毛廠。

時莊在縣城和鎮政府東南3公里清潠河北岸。耕地195畝,48戶,233人。明洪武年間,時姓由山西洪洞遷來建村,故名。原村址為國家所徵用,1953年西遷於此。聚落呈東西長方形,占地23畝,東西街1條,均為新建磚瓦房。副業以運輸為主。該村烈士胡長春於抗美援朝中以身殉國。

現代的英劉

英劉社區位於長葛市區東南城鄉結合部, 國道東側,107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下轄9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30 人,其中黨員83 人。 先後被省、許昌市、長葛市命名為:“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計畫生育村民自治規範化建設示範村” 連年被金橋辦事處評為 ,“先 進單位”。

英劉姓氏

英劉姓氏以劉姓居多,李姓次之,時姓與胡姓又次之,其餘有蔡、袁、樊、梅、史、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