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仙人台遺址

1995年3月至5月,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共發掘面積近700平方米。 墓葬為單人長方形土坑豎穴式,墓底都有腰坑,坑內殉犬。 青銅器中僅禮、樂器數量就達110件,且器形碩大,鑄造精美,還有7件鑄有銘文。

【長清仙人台遺址簡介】
仙人台遺址位於長清縣東南20公里的五峰山之陽,南大沙河上游的北岸,北距濟南市區25公里。面積1000平方米。1995年3月至5月,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共發掘面積近700平方米。除岳石文化和周代、漢代等不同時期的遺存外,發掘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周代墓地。墓地現存有6座墓葬,已全部清理完畢。墓葬為單人長方形土坑豎穴式,墓底都有腰坑,坑內殉犬。墓向東西向。葬俗流行獨木棺,且內鋪散硃砂。隨葬品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石器、骨角器、陶器等各類文物300餘件(組)。青銅器中僅禮、樂器數量就達110件,且器形碩大,鑄造精美,還有7件鑄有銘文。根據隨葬品的時代特徵和銘文,並參考相關文獻,我們推斷這是一處自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寺國貴族墓地,並且六號墓為寺國國君之墓。這一發現,在山東乃至中國考古學史上都是罕見的,對中國考古學及中國古史研究都具有重大意義,因而被評為9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