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縣特殊教育學校

長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2008年9月,由長治縣教育局主辦、長治縣殘聯協辦的一所新建校,股級建制,是我縣唯一一所集聽障、視障、智障三類殘疾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寄宿制學校。在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秉承辦學為民,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理念下,乘改革之東風,於2008年7月謀劃、籌備和宣傳,經過近三個月的緊張工作,於9月份如期開學,從此開始了黎都大地特殊教育的新篇章。
我校位於長陵路西側,與新建的長治縣殘聯和長治縣殘疾人康復培訓中心毗鄰,交通便利,環境幽雅。學校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000 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除教室、宿舍、餐廳等必備的用房外,還有語言室、律動室、微機室、圖書室、康復訓練室、心理輔導室等教學輔助用房;並設有校長室、教務處、總務處、辦公室等教育教學管理機構,是殘疾兒童自強不息、讀書成才的好園地。
建校之初,我校只有特教專業教師1名,其他同志都是從普校調來經短期培訓上崗的,學生也只有 12 名,分啟聰、啟明兩個教學班。但老師們兢兢業業,刻苦奉獻,使學校聲譽影響漸趨擴大。再加上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現如今,在校生已達48人,分設啟聰、啟明、啟智(1班)、啟智(2班)四個教學班組織教育教學。學校現共有專任教師 12 名,後勤服務員工5名,其中中級職稱 3 名,特教專業教師 3 名,一所專業的、成熟的、發展的特校展現在黎都大地上。建校之際,縣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幾經考察思考,特從縣教育局教研室選派石彥琛同志出任縣特校第一任校長(一直至今)。石彥琛同志年富力強,樂於奉獻,精益求精,嚴抓管理,使這所新成立的學校井然有序、朝氣蓬勃,逐漸步入了正規化、科學化的軌道。
我校學生均來源於本縣,未有特校以前,這些孩子多數因身體等原因無法上學,只有少數隨班“就讀”,因為殘疾、因為沒有專門的教育場所,這些孩子成為家庭的負擔,成了家長心目中的包袱和累贅,再加上周圍一些人的嘲弄,他們大多封閉,孤僻,不只身體殘疾,某種程度上心理上也屬於準殘疾狀態。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情緒反常,無事生非,沒病裝病,但通過在我校的學習和生活,多數孩子變化巨大,變得生動活潑,開始笑對人生,他們不光會寫字,會讀書,會打球了,還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和演繹著做人的快樂、生命的精彩。比如,啟智班的劉浩毅同學的家長不止一次在家長會上噙滿淚水向所有特校的教師表達感謝,她說:自己的孩子自己也從來沒有真正地把他當人看,因為他使自己感到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說真心話,把他送到特校來,也是為了眼不見心不煩,甩開包袱而已,可沒想到的是,孩子自來到特校以後,一天天變了,變得懂事了,能幹了,可愛了……當她向老師們鞠躬致意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人們被她的一席話感動著,也為自己感動著。
一所學校的發展折射的是教師們的無私奉獻,精益求精、團結協作,董紅英、胡躍麗、郜素琴……一張張疲憊的、青春的、自信的笑臉映紅了多彩的特校校園。董紅英老師2009年1月被評為山西省“模範班主任”;王舒婷老師2009年9月被評為山西省“優秀輔導員”; 宋翠林2009年2月被評為山西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人們忘不掉,郜素琴老師給學生洗衣手都白了,王育兵老師為學生擦去屁股上的髒物不見一絲嫌棄,宋翠林老師在一遍又一遍地給學生矯正發音,儘管她的聲音已嘶啞了,董紅英老師孩童般地和學生一起遊戲,李偉方老師則像慈母一樣輔導孩子們做手工 …… 為了這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奉獻著,他們快樂著,他們充實著,他們無怨無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