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是是長江大學下設26個二級教學學院之一,學院現設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動物藥學四個本科專業和實驗室管理中心、學院辦公室、學生事務辦公室。 截至2016年,有教職工 7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3人,教授 9人、副教授 22人,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湖北省特殊津貼專家1人。

基本信息

學生規模

現有本、專科層次學生及研究生在校生共909人(不含2007級新生),其中本科學生841人、專科學生62人、在校研究生6人(見表1)。

專業設定

學院現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等 3 個本科專業和動物防疫與檢疫 1 個專科專業;擁有水產養殖學碩士點和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預防獸醫學兩個湖北省批准立項建設的碩士點。學院現有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2個校級品牌專業和《特種水產養殖》、《獸醫藥理學》2門省級優質課程。

師資隊伍

全院共有教職工70人,教師61人(見表2)。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23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教師27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教師的66%。

學院教師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湧現了一批受到省、市表彰及獎勵的先進個人:

(1)楊代勤教授、博士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荊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獲得者

荊州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

(2)金升藻教授 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

湖北省優秀教師

(3)李永龍副書記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

(4)黃辨非副教授 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實習條件

學院現設有水產養殖實驗室、動物醫學實驗室、動物科學實驗室、動物基礎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2440平方米,設備640台件,總值311.53萬元,每年承擔69門課程實驗課,達418節次,實驗課開出率100%。實驗室還承擔了每年約300人次畢業論文的實驗工作。

學院建立了近1000種標本的動物標本館。2004 年 9 月,由農業部批准,學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合作共建農業部淡水魚類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同年,學院還獲得了湖北省高等學校水生經濟動物工程技術中心的立項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學院科研平台。

學院具有校內實驗實習基地 6 個:試驗豬場、家禽實習基地、水產養殖實習基地、飼料加工廠、動物醫院、黃鱔研究所。

學生每年進行各類實習、實訓的校外基地達34個。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19個,其中包括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預防醫學科學院、湖北省畜牧良種場、襄樊正大有限公司等多個科研院所及公司。

科學研究

近3年來,學院院教師先後主持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星火項目 2 項,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3 項,教育部重點項目 1 項,湖北省十五重大攻關項目 3 項,湖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3 項,湖北省教育廳重大項目 2 項,重點項目 6 項,武漢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1 項,荊州市重大、重點項目 6 項。並有8 項研究成果通過省級鑑定,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中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 項,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4 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 335篇,其中:280篇發表在核心期刊及以上水平雜誌。

經過 22 年的建設,學院的科研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整合優勢,和長期的教學與科研的積累,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水產養殖學學科在名優魚類,特別是在黃鱔的增養殖、營養與飼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預防獸醫學學科在動物病原分子生物學、動物傳染病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動物遺傳與育種學科在動物育種與畜牧工程和分子遺傳與動物育種方面具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尤其在瘦肉型鴨的品種培育、地方山羊品種的選育以及野豬的馴化與雜交選育在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

學術交流

學院十分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近3年來先後邀請了包括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Harald Rosenthal教授在內的15位國內外院士和知名學者來院講學,並派出教師53人次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會。

學院特點

加強黨建 構建和諧

動科學院黨總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學院的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理念教育、宗旨教育、黨風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增強服務觀念和廉潔自律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政治核心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為學院發展凝聚力量不斷推動學院各項工作向前發展。

黨總支為打造和諧的動科學院積極貼近民眾,深入了解師生思想及學習、生活、工作狀況,針對問題及時有效的開展工作。並通過培養教師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堅忍不拔、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為目標,使廣大教師成為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嚴謹自學的力行著和學術道德的傳承者。同時,學院還不斷加強師德建設,要求注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成材,拓展學生素質、強化綜合能力,形成了老師關心學生,學生擁戴老師的和諧局面。

以生為本 創新學工

學生作為學院的主“產品”,學院在學生事務上更是竭盡所能、全力支持,努力為學生的培養與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並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圍繞“一個中心”。即:以黨建為龍頭,以學風建設為中心,抓黨建促學風。

堅持“二個原則”。即:堅持“一切為學生成材、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工作原則。堅持“主見、主導、主動”的工作原則。

發揮“三個作用”。即:學生黨員的模範作用;優秀學生的示範作用;學生幹部的表率作用。

創建“四個平台”。建立以人為本管理柔性化工作平台,體現“一切為學生成材、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工作理念; 強化輔導員、班主任工作平台;畢業上生導師制工作平台;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工作平台。

實現“五個結合”。把救助貧困生與大學生創業訓練有機結合;把班主任工作與院(系)考核目標有機結合;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信息反饋與培養目標調整有機結合;把解決思想、心理問題與實際困難有機結合;把管理與服務、主導與主動有機結合。

抓好“六個環節”。①加強專業思想教育,穩定專業思想是前提。②強化管理,培育良好育人環境是基礎。學風建設需要良好的環境,抓學風建設,必須抓好日常管理工作。③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是關鍵。④教、學互動,教學相長是核心。⑤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活躍學習氣氛是補充。⑥加強思想教育,解決實際問題是保證。

近 3 年來,學院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設立了專項科研基金,鼓勵學生創新、創造,學生科研共立項 50 項,共發表學術論文 95 篇。

近年來,學生考研率達 25% 以上,分別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名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在 95% 以上。

科技為農 服務社會

養殖作為農業的支柱,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動科學院立足辦學方向,一直套用專業特長,科技資源,回饋社會,服務社會,並湧現了一批批熱心服務三農的專家。

特別令人驕傲的是院長楊代勤教授、博士,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在推動黃鱔養殖事業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卓有成效,使湖北省黃鱔養殖產量從 2001 年的不足 3000 噸上升到 2006 年的 6 萬噸,產值達到 20 億元以上,被農民譽為“黃鱔博士”。

所獲榮譽

該院曾被評為湖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基層單位、和學校考研工作先進系、教學工作先進單位,並曾連續4年被評為校級學生工作先進單位。

20多年來,學院累計為社會共輸送碩士研究生及本專科層次學生 8000 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