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分水關距詔安縣城約二十華里路程,歷來是漳潮兩個州府的交界處,地勢群峰列障,其間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東連五福,西接兩廣”的山隘,明正德十五年(1520)漳潮巡檢司遷署至此,由此誕生了名揚閩粵贛三省的分水關。詔安位於閩粵交界地,是福建的東大門,志書稱其“地極七閩,境連百粵”。據《詔安縣誌》載:“唐時,有南詔人過此,言‘此地風景,好似我南詔’故以南詔為名。”唐為詔安堡,陳元光建漳州,於四境立行台,詔安保為其中之一;宋朝稱南詔場,設沿邊巡檢寨;元代始建石城,置屯田萬戶府;明嘉靖九年設縣,隸屬漳州府,與粵潮州府毗鄰。
分水關建初,周邊尚無人煙,巡檢司衙署暫借路邊的庵廟落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詔安知縣李尚理和龍溪知縣林松,聯手在關隘處建一座“閩粵之交”石牌坊,作為兩省的界碑,並在山麓建廨署。明天啟初年,詔安知縣周立捐資發起興建關城,鄉紳沈鈇捐資幫助完成工程。關城設東、西門和一座炮台,周長一百一十九丈,高一丈七尺。城內建佛廳(稱“大士庵”)、官署、營房等。清同治六年(1867)加固關城,增高炮台,城匾鐫“漳南第一關”。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曾先後三次在海、空配合下從潮汕進犯詔安,分水關守軍據城阻擊,經數晝夜的血戰,三次戰役都成功地擊潰敵軍,寫下可歌可泣的一筆,記載這段史實《抗倭紀事》的碑石,現依然立於庵前,是當今人們了解關城歷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因修公路,關城拆毀。
規模
“大士庵”坐南朝北,主祀大士(觀音菩薩)。歷經天災人禍,風雨浸蝕,庵堂傾頹。至清乾隆五十二年,副使吳一鳴、千總趙飛龍,李國猷、黃廷舉、沈希遠、深儀等在原址拓建,再造大士,增塑十八羅漢像等。1984年,“大士庵”由僑胞及村民捐資重修。1988年,比丘釋定周、定清募捐再次擴建,改名“長樂寺”。
“長樂寺”為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主祀觀音菩薩,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庵前有一株古榕和一座明崇禎十七年立的石坊。
石坊東西朝向,仿木構件,雕花版大都缺失,主體構件完好。石坊為三門五樓八柱,歇山頂,正脊咬鴟吻。主立柱和邊柱共四支,開出三門,側柱四支,斜支撐邊柱,形成八字構架,所有十二支柱均修海棠線。四支主柱之間公架三段月梁形額枋,主柱柱頭均坐櫨斗,櫨斗上接童柱。一二樓童柱出挑四抄,三四樓由力士童柱支撐,五樓素麵童柱,當中龍鳳版已缺失。月樑上方榫卯圓形大通,圓通上嵌二方題字版,下方兩面同書“福建廣東鄉縉紳士民同為大總戎都督鄭芝龍立”,上方東面書“聲震華夷”,西面書“功覃閩粵”。鄭芝龍,原名鄭一官,字飛皇,南安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天啟元年到日本經商,娶當地女子翁氏,生子森。不久,鄭芝龍隨顏思齊流亡台灣,在海上與明官軍多次交戰。崇禎元年,接受官府招撫,任海防游擊,十七年,升任福建都督。南明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相當於公元1645年),鄭芝龍擁立唐王即位,引其子森晉見,唐王賜國姓,賜名成功,他是後來名揚千古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清順治三年,鄭芝龍降清,被挾北上。第二年,鄭成功召集部屬,在南澳島起兵抗清。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鄭成功揮師西征,親率大軍攻克詔安,曾駐紮分水關,運籌帷幄指揮攻克潮州。據傳,鄭成功當年在距關隘三十餘步的大岩石上題刻“威震閩粵”四個遒勁大字。
分水關緊挨324國道,猶如嵌在國道上的一顆明珠。故關遺址現存有“大士庵”、“功覃閩坊”、“抗倭紀跡碑”和“分水亭”等富有人文內涵的景觀,是寶貴的歷史文物和不可多得的旅遊觀光景點。如今我們雖然遠離戰火硝煙,但分水關等歷史遺蹟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以史為鑑,可以避免重蹈覆轍,從這一點說,人類應該珍惜和善待祖先創造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