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機械系,始建於1958年。1984年成立機械工程系,2002年,學校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隨即更名為機電工程學院。

概況

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機電工程學院名家薈萃、人才輩出,王大珩院士、王立鼎院士、熊大章教授等曾先後執教於學院。他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卓越的科研成就、超凡的學術造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促進了學院機械工程學科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學院簡介

學院下設三系一部四所二中心二基地: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系、機械電子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機械基礎教學部;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仿生機械研究所、機電工程技術研究所、制導與對抗技術研究所;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吉林省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實踐基地和長春理工大學光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學院自籌)。 學院擁有1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精密與特種加工技術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機械電子工程學科;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1個吉林省光機電一體化研究與設計科技創新中心,中德雷射培訓中心。學院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38名,其中,雙聘院士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2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吉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省管高級專家”2人、國防“973”項目技術首席專家2人、長白學者2人、吉林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教授”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6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5人、“新世紀吉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教師獎”1人、“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長春市百名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學院現有學生2091人,其中,本科生1607人,碩士生391人,博士生77人,留學生16人。

工程訓練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辦學規模機電工程學院目前擁有1個一級博士點學科:機械工程;1個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4個國家二級博士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4個碩士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1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機械工程。

所授榮譽

學院現有國家級精品課一門,省級精品課1門,省優秀課7門,校精品課7門,校級優秀課程8門。近年來機電工程學院共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兵工高教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

學院共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2項,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兵工高教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近5年,學院教師承擔973、合作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研及省部科研項目263項,科研經費達2億元,獲得省部科技進步獎13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被SCI、EI等四大檢索收錄200餘篇,申請專利168項,授權42項。

發展前景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設,在幾代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機電工程學院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學科體系、優良的教學科研條件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十一五”期間,我院在辦學規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打基礎之年,學院正在按照學校黨委的部署,調動全院教職工的積極性,謀劃“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制定一個可操作性強,前瞻性強,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具有可行性的“十二五”規劃,經過努力拚搏,到“十二五”末把我院建設成為特色突出的學院。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