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切工

鑽石切工

鑽石價值衡量的4c標準中,唯有切工是直接受人為影響。雖然鑽石可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不同形狀(花式),以滿足不同品味,但是切工的優異程度直接影響鑽石得出火、閃光。沒有加工的鑽石毫無光澤,只有經過訓練有素的師傅精確無誤的設計,巧奪天工的雕琢,才能揭開鑽石的面紗,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質呈現彩虹般的“火彩”,並具有閃爍特點。鑽石的切工根據國家標準切工可分為很好、好和一般三級。

部份組成

切工的基本形式包括:圓型、梨型、心型、祖母綠型、公主型、橄欖型、橢圓型。

每一顆鑽石都由三個基本部份組成,冠部、腰部、底部。

完美切工標準完美切工標準

1. 冠部(crown):冠部是鑽石腰部以上的梯形部份。冠部的作用,

是分散進入鑽石內的光線。當光線射入鑽石內部會使鑽石更明亮,使鑽石看上去象五彩繽紛的火焰。以圓鑽來說,冠部的正中央有一八角形的刻面(Facet),稱為桌面(Table);桌面的每一邊之外有一個三角刻面(Star Facet),稱為三角刻面;每二個三角刻面之間有一個菱形刻面,稱為風箏刻面(Crown Facet);每二個風箏刻面之間,接觸腰圍的一端,有一對腰上刻面(Upper Girdle Facet)並且成對排列,左右對稱,稱為上腰刻面。

2. 腰部(girdle):腰部是環繞鑽石最寬的部份,薄薄的一圈;若從鑽石的側面觀察,腰圍成一條線。腰部的作用,在保護鑽石的邊緣,防止鑽石破裂,並作為寶石鑲嵌之邊緣。

3. 底部(pavilion) 也叫亭部:鑽石腰部以下三角形的部份。鑽石底部的作用,使通過冠部進入鑽石的光線,反射到你的眼睛。以圓形鑽石來說,冠部共有33個刻面,腰圍之下有24個刻面,加上尖底1個刻面,總共為58個刻面。

顏色

在理想的狀態下,鑽石是完整的等軸晶系晶體,在可見光範圍內沒有選擇性吸收,因此表現為無色。然而天然生成的無色純淨的鑽石是極為稀少的,極大部分鑽石因為在其漫長的生長過程中,受到外界生長環境的影響,而使它的晶格受到損傷,致使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大部分的寶石級鑽石,其顏色屬於開普系列,即無色-淺黃色系列。在鑑定鑽石的顏色時,將鑑定的鑽石與一套國際通用的標準比色石進行比較,標準比色石的顏色是按照從無色的D級(最高等級)到黃色的Z級次序來排列的。

鑽石顏色的三大系列:

開普系列

包括無色、淺黃至黃色鑽石;

褐色系列

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鑽石;

彩色系列

包括粉紅、紫紅、金黃、藍色、綠色等鑽石。

D,E,F屬於無色;G,H,I,J是接近無色;K,L,M為微淡黃色;N以下為淡黃色;Z以下稱為彩鑽。

淨度

淨度切工淨度切工

當注視鑽石時,有可能會看見「瑕疵」或「內含物」- 通常隨著晶體組成或扭曲

時而形成。淨度代表鑽石的透明程度,主要是從它的體積、位置和內含物的數量與瑕疵來評級。國際珠寶學院在檢視鑽石時,會使用 10 倍放大鏡和依據I.G.I. 「國際寶石學會」的標準來鑑定鑽石淨度的 11 個等級。從完美無瑕 (FL) 開始,即指鑽石內在和表面均無瑕疵,然後順 序到最低的瑕疵級 (I3),形容單以肉眼已能發現石內的內含物與瑕疵。

下面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指導你如何觀察鑽石的淨度。

FL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潔淨,即寶石內部和外部均不見內含物。

IF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無任何瑕疵,但表面或許有一點點瑕疵,重新拋光即可除去。

VVS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可見到亭部或表面有極小的瑕疵。VVS1和VVS2的區別是後者有極微小棉狀點和小毛茬等。

VS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可見非常微小的瑕疵。 VS1和VS2的區別在於後者可能有微小的棉狀點或小毛茬。

SI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很容易見到瑕疵,肉眼極難察覺。

I1、I2、I3指在10倍寶石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易於見到小瑕疵,肉眼易見,個別有明顯的解理和裂隙。

所有鑽石都是用10倍放大鏡觀察淨度,只有I3級可用肉眼毫不費力地看出瑕疵。幾乎所有的鑽石都或多或少含有細微的雜質或一些生長的紋線,稱為 “包裹體”或“內含物”,由於是天然形成的物質,鑽石會顯露出所有結晶過程的特徵,其中包括結晶過程中會滲入了少許其他特質,是鑽石內面會出現黑點或白點,它們是鑽石形成的天然印記。由於很難找到一顆全無暇的鑽石,所以越接近無暇的其價值就越高。

歷史回顧

鑽石是迷人的,而與種種傳說、迷信交織在一起的一部鑽石歷史,更增添了鑽石的神秘色彩。鑽石的歷史也是人類文明歷史的一個縮影。這裡只對其作簡要的勾勒,目的是為鑽石鑑賞者提供一個簡要的線索。

鑽石之初

——印度

鑽石的歷史起源於印度。在十七世紀之前,雖然早期婆羅洲也產鑽石,但由於產量極少,因此可以說印度是當時鑽石的唯一產地。古印度人把鑽石顏色分為四個等級,這是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就是對印度人地位、身份所進行的一種劃分:無色的鑽石稱作“婆羅門”;淺紅色的鑽石稱作“剎帝利”;淺綠色的鑽石稱作“吠舍”;灰色的鑽石稱作“首陀羅”。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文獻中已有關於鑽石的描述和記載,考古研究發現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紀已用鑽石作為工具,對其它寶石的珠子進行雕琢。當時的印度人已知道,當兩顆鑽石相互碰撞時,部分鑽石會裂開甚至蹦掉,這是鑽石辟開加工的開始。在印度人看來,世間萬物都有“生世之謎”,傳說鑽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無比的國王,他不僅出生純潔,其平生所作所為亦光明磊落,當他在上帝的祭壇上焚身後,他的骨頭便變成了一顆顆鑽石的種子,眾神均前來劫奪,他們在匆忙逃走時從天上灑落下一些種子,這些種子就是蘊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堅硬、透明的金剛石。

鑽石之路

——從印度到地中海

與古代中國通向西方的“絲綢之路”一樣,連線古印度與西方的則是“鑽石之路”。鑽石之路實際上由兩條路線組成,一為陸路,從印度經現今的兩伊、土耳其抵羅馬;二為水路,跨印度洋,經伊斯蘭聖城麥加,從地中海南岸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再穿地中海抵達羅馬。公元一至三世紀羅馬帝國出現的鑽石,即是通過這兩條“鑽石之路”從印度運來。可想而知,最好的鑽石必然首先為印度的國王們所擁有,其次為沿途各國的統治者所占有,當走到終點時,剩餘的鑽石已為數不多了。

公元三世紀之後,在大約一千年的時間裡,鑽石在地中海地區銷聲匿跡。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波斯帝國崛起在印度和地中海之間,它取代了羅馬帝國而成為印度鑽石的主要吸收者。此外,伴隨羅馬帝國衰落喪鐘的還有基督教的興起,由於此前的鑽石大都與異教迷信聯繫在一起,剛剛皈依基督教的教徒們對鑽石興趣在為減小。

鑽石新的生命

——歐洲

中世紀的歐洲,雖然鑽石已經受重現,但人們心目中的鑽石仍帶有各種神秘色彩,就如:有人認為鑽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認為鑽石是有毒的,吞下去會導致人死亡。有一些關於鑽石的迷信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將士們認為鑽石會給擁有者帶來勇氣,作戰時佩載鑽石,可無往而不勝,又如鑽石會使男人對妻子的愛更深。

承前啟後

——巴西

印度的鑽石產量在十七世紀達到高峰,年產量大約為5-10萬克拉,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達到寶石級。此後鑽石產量迅速回落,在1725-1730年間,每年從印度運至歐洲的鑽石只有2000-5000克拉,歐洲的鑽石工業面臨空前挑戰。所幸的是在1730年,在另一個遠離歐洲的大陸,南美巴西發現了鑽石,並很快取代了印度,成為第一大鑽石生產國。在1730-1870年的140年時間裡,來自巴西的鑽石主宰了世界的鑽石市場。其產量在1850-1859年間達到頂峰,平均年產量達到30萬克拉。由於鑽石產量供給充足,鑽石也不再是僅僅供王公貴族們享用的奢侈品了,只要有錢,不管你身份如何,你盡可以在市場上購到你看中的鑽石。

現代鑽石工業

——南非

巴西的鑽石一度使世界鑽石業興旺,但其供給量有限。到1861年為止,巴西的鑽石年產量下降到17萬克拉,到1880年,巴西鑽石年產量只有5000克拉。這種戲劇性的產量下降對當時歐洲初具規模的鑽石業的衝擊是可想而知的。在這時,一個神秘的大陸--非洲傳來喜迅。1866年夏,一天,位於南非奧蘭治河岸的德克爾農場一個15歲的男孩發現了一顆重達21.25克拉的鑽石,後來這顆鑽石被切磨成10.73克拉的橢圓形鑽石,最初被命名為“奧萊利”。當這顆鑽石亮相於1889年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時,已被易命名為“尤利卡”(Eureka)。南非鑽石出現署光後,很快在金伯利發現規模巨大的鑽石礦床,1872-1903年間,從金伯利城周圍的各礦床中開採出來的鑽石年產量已達2000-3000萬克拉,占全球鑽石總產量的95%。由於南非鑽石的發現,並在此基礎上,創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公司-DeBeers公司,並由此開創了現代十分繁榮的現代鑽石產業。

重量

1克拉等於0.2克,通常縮寫為「ct」。希臘語中的克拉源自「keration」,指長角豆樹,是一種從東亞洲廣泛普及到中東的植物。由於其果子被稱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長角豆樹就被用作珠寶和貴金屬的重量單位。

重量與體積的關係

鑽石的重量是4c中最容易度量的特徵,與其它寶石一樣,鑽石的重量也用克拉來計量。克拉一詞來自一種叫做“小角樹”種子,由於這種種子的重量具有驚人的一致性,因而早期用來稱量鑽石的重量,一克拉即等於一粒小角樹種子的重量。標準是一克拉等於0.2g,每一克拉分為一百份,因此一顆25分的鑽石重0.25克拉。同等品質的鑽石,重量 越大越珍貴。1克拉等於0.2克,且1克拉被分成100份(或相當於200毫克)。IGI使用精確度為0.00001克拉的電子天平以稱得精確的鑽石重量,該鑽石重量記錄在鑽石鑑定報告中並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切工方式

標準圓型

標準圓鑽型切工是波蘭數學家馬歇爾於1919年首先計算出理論上讓鑽石反射最大量光線的切割方程式。圓明亮型切工是由57或58個刻面按一定規律組成的圓形切工也稱理想式切工,頂部的平面被稱為台面,直徑最大的部位為腰圍,腰圍以上為冠部,腰圍以下為亭部。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國琢型,其他有德國琢型、歐洲琢型等。

1.直徑(diameter) 即鑽石腰部圓形水平面的直徑。其中最大值稱為最大直徑,最小值稱為最小直徑,1/2(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值稱為平均直徑。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0.01。

2.全深(total clepth) 即鑽石台面至底尖之間的垂直距離。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0.01。

3.腰(girdle) 即鑽石中直徑最大的圓周。而腰部厚度是指上腰平面與下腰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橢圓形

外形:橢圓形

外形輪廓要求:肩部對稱

切工特點:明亮型/燦爛型

起源:19世紀

有領結效應。其原石留存率可達到50%~60%,適合長形八面體的鑽石原石。也因為它可以保留鑽石較高的質量,所以多用於許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鑽石。

梨形

外形:梨形

外形輪廓要求:兩側翼對稱,尖角無缺損

切工:明亮型/燦爛型

起源:17世紀

也稱為淚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墜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領結效應。

梨形切工在法國路易十四時期十分流行,歷史上著名的鑽石中有將近20%使用此種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庫里南一號(Cullinan 1)。 此種切工適合加工一端邊角有破損或者有瑕疵的鑽石原石。鑲嵌時需注意尖角處的保護。

欖尖形

外形:欖尖形

外形輪廓要求:尖角對稱、無缺損

切工:明亮型/燦爛型

起源:17世紀,法王路易十四時期

也譯為馬眼鑽或者舟形切工。 此種切工的鑽石兩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領結效應。

這種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較低,其特色在兩端尖角處,此處的包裹體能夠被較好地遮掩,並且尖角處的閃亮度極高。鑲嵌時需要注意尖角處的保護。

方形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燦爛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紀中期,由比利時工匠發明。此種切工被不斷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於其改良形式兼有階梯型切工的特點,所以也可歸類於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擁有方形或長方形外形,通常有76個刻面。但也有61個、101個刻面或144個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為E.F.D。鑽石公司的註冊專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樣化,但普遍冠部較淺,台面較大,亭部較深。

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高於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適用亭部較淺的鑽坯。

尖角處和亭部刻面產生的亮度和閃爍降低了包裹體的可見度,也稍“提高”了鑽石的顏色級別,並且同樣重量的方形切工鑽石與圓形切工鑽石相比,外形顯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適合用於鑽石緊密排列的無縫鑲嵌,這是其他形狀的鑽石無法做到的,但鑲嵌時需要保護尖角。

心形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燦爛型

起源:近代

鑽石外形以對稱的兩個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鑽石全深較淺,適合形狀不規則且整體較扁的鑽石原石,原處凹槽位置的包裹體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鑽石淨度,但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較低。

心形鑽石的外形評價主要注重兩側翼瓣對稱、形狀飽滿。

祖母綠

外形:矩形

切工:階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階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於鑽石的方形外腰圍,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較扁,底尖收成線狀。因常用於寶石祖母綠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綠切工的鑽石,較難遮掩包裹體,適合淨度較高、長方形、邊角略帶破損或包裹體的鑽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達60%~70%之高。

外形輪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線面必須嚴格平行。

Radiant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發明於1977年,匠人希望綜合祖母綠切工的優雅外形和圓形切工的明亮度,而創出此種切工。

Radiant擁有長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顧了祖母綠切工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狀,也擁有如圓形燦爛型切工的優秀光芒表現。Radiant切工適合略顯長方、四角有破損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較高。

鑲嵌時至少應以四爪鑲嵌的形式來固定四個被切除尖角的部分,以保證鑲嵌的牢固安全。

墊型切工

墊型切工(Cushion Cut)又稱為枕型切工:

外形:矩形圓角

切工:明亮型/燦爛古典型

起源:1977年

墊型切工有58個切面,是明亮型切工的前身。其台面較小,其他切面更大,鑽石腰圍較薄,整體較扁平,並且底尖被加工成一個小切面,從台面觀察鑽石內部可見一個“空洞”。相較現代明亮型切工,墊型切工的鑽石擁有更高的散射火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