鏵頭草[中藥]

鏵頭草[中藥]
鏵頭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鏵頭草,中藥名。為堇菜科植物戟葉堇菜Violabetonicifolia Smith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用於瘡瘍腫毒,喉痛,乳癰,腸癰,黃疸,目赤腫痛,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別名

箭頭草、地黃瓜、青地黃瓜、犁口草、犁頭草、鬼打傘、犁鏵草、耗子核桃、虎察阿墨、應菜黃、烙鐵草、野半夏。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微苦、辛,寒。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

用於瘡瘍腫毒,喉痛,乳癰,腸癰,黃疸,目赤腫痛,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相關配伍

1、癰瘡腫毒:鏵頭草、紅藤煎湯服或鏵頭草、芙蓉葉各適量搗爛外敷。

2、腸癰初起:鏵頭草、紅藤、蛇倒退、敗醬草各15g,水煎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草,洗淨,除去雜質,鮮用或曬乾。

生理特徵

戟葉堇菜,又名尼泊爾堇菜、箭葉堇菜。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根莖通常較粗短,長5~10mm,斜生或垂直。葉基生,蓮座狀;葉柄較長,上半部有狹而明顯的翅;托葉褐色,約3/4與葉柄合生;葉片狹披針形、長三角狀戟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7.5cm,寬0.5~3cm,先端尖,有時稍鈍圓,基部截形或略呈淺心形,有時寬楔形,花期後葉增大,垂片開展並具明顯的牙齒,邊緣具疏而淺的波狀齒。花白色或淡紫色,有深色條紋,長1.4~1.7cm;花梗細長;萼片卵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5~6mm, 基部附屬物較短;側方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1~1.2cm,下方花瓣通常稍短,距管狀,稍短而粗,長2~6mm;雄蕊5,花絲短,花葯環生於雌蕊周圍;子房卵球形,柱頭前方具明顯的短喙。蒴果橢圓形至長圓形,長6~9mm,無毛。花、果期4~9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路邊、山坡草地、灌叢、林緣等處。分布於華東、中南及陝西、甘肅、台灣、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藥材鑑別

多皺縮成團。主根較粗短。葉叢生,灰綠或枯綠色,具長柄。葉片濕潤展平後,葉片箭頭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稍下延於葉柄,邊緣有淺波狀齒。花柄長於葉,花黃白色,可見紫色條紋。蒴果橢圓形。氣微,味微苦帶粘性。

藥理作用

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鏈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2、促進白細胞吞噬細菌的作用很強。

相關論述

1、《本草省常》:“止痛散血,消一切腫毒。”

2、《草本便方》:“直攻命門停滯精,月瘕脹滿能消散,刀刃斧傷塗即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