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衛城

鎮海衛城

城南門有教場,中有演武亭,坐山面海。 在北門內,明正統十三年建有城隍廟一座,後多次修葺。 鎮海衛城,歷六百年風雲,故壘雄風,至今猶存。

鎮海衛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江夏侯周德興築以備倭,它比漳浦趙家堡還早180餘年,其規模也比趙家堡大一倍多。據《海澄縣誌》載:其周長873丈,城脊寬1丈3尺,高2丈2尺,有女牆1660個,窩鋪20個,垛口720個,開東西南北四門和水門,門各有樓。登高府視,城下陡絕,以海為壕。城牆歷經戰火,歲久傾圯。明正紡十三年(1448年)衛指揮同知桂福,弘治年間衛指揮袁侯,隆慶三年(1569年)明總兵張元勛等先後重修。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對沿海實 行遷界政策,衛城在界外,遂廢。康熙二直年(1681年)再修。現在的衛城遺址,便是當時重修的故壘。四個城門巋然矗立。南門和水門較為完好,尚有石牆數丈。南門建有兩重城門,人城門兩側築一半月形城牆,俗稱月眉城(簡稱月城)。內外城門錯開,便於藏兵納將,防禦進犯之敵,足見古人建城用心之細。
衛城的“衛”,為明朝軍事建制,每衛設有衛軍5600名。名下設千戶所、百戶所。每千戶所有兵1120名,每百戶所有兵112名。百戶所設總旗二(每旗50名),小旗十(每旗10名),沿海的衛、所還配有哨船若干。其長官,衛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據《鎮海衛志》載:此衛原有官賓5300名,歷任指揮使18名,轄陸鰲(今漳浦),銅山(今東山)、懸鐘(今詔安)3千戶所,清朝時僅留旗軍1042名,相當於一個千戶所兵力。遷界後廢除衛的建制,改隸漳浦縣二十三都八 圖,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劃歸海澄縣管轄。城南門有教場,中有演武亭,坐山面海。亭之左有將台,每年春秋兩操。建城後又建有望高樓,用以望海面,監視敵情。同時置有九座煙墩台。以上軍事設施,今已無存。
城東有石形如狗。因古語云:“東門開,石狗吠,金雞啼,賊又來”。故東門常閉,另設水門。明嘉靖四十年(1561)閏五月二十日夜(辛酉時,辛為金、酉為雞),廣東饒平賊寇張連等從水門陰溝潛入,打開城門,蜂擁而至,殺掠官軍無數。今在水門猶可見蓋以石板的陰溝直通城外。
鎮海衛城具有獨特風格,既是海城又是山城。城內有後山、古山、召山、曜山、倉山,統稱“五星山”,合城外“酒桶頭”、“土地公山”兩山統謂“七星落地”。城南有象鼻山,與旗尾山相通,環抱鴻江港。此港風平浪靜,為天然避風港,每當風汛,過往船千百艘聚集於此,頗為壯觀。遠處海天范茫,東碇、南碇諸島點綴海面,煞是好看。
城裡到處有井,共有99口,傳為江夏侯周德興所鑿。這些井分布於石徑之側、榕樹之旁、庭院之中。據載有兩口較出名,一名“七星井”,與“七星落地”相對應,井有六孔,泉從孔出,“海深而鹹,浚泉得甘”,民眾稱“米篩泉”。一為“柳樹井”,井形如菱花,汲繩之痕入石欄寸許。城外另有泉,在東關口水門外,石壁峭裁之下,因衛城如象,此泉如乳,故名“象乳泉”,泉水終年不枯。現在雖然安裝了自來水,但民眾依然到此汲水飲用。
鎮海衛內外不僅山海俊秀,而且有不少祠、廟、亭、碑可供遊人觀瞻。在南門城牆上,有座福德祠,天啟二年建,均以石砌成,高1.1米,寬1.2米,進深1.2米。南門內,有個“父子承思祖孫專閭”石碑坊,建造甚工,保存較好。南門外半里處,原有一座天門宮(一名大道宮),現已圯,但宮內十八尊石雕羅漢猶在,均無頭。傳說,明代賊寇覬覦鎮海,而夜間常見城上有哨兵巡邏,不敢冒然進犯。一天,賊首派人扮作賣貨郎潛入,打聽虛實,得知是十八羅漢化身守城,因而放膽夜襲,並且將羅漢頭顱全部砍掉。
在北門內,明正統十三年建有城隍廟一座,後多次修葺。農曆四月二十七日廟會,頗盛。北門外二里許,有嘉靖初年建的東嶽廟。現仍供奉香火,廟右小山上,有風動石。其西有亭,額書“石室藏春”,內有石洞,寒氣襲人。距風洞石不遠處有巨石,上有鎖孔模樣的痕,長約一尺。傳說內藏寶劍天書,如能以用指扣滿兩端鎖孔,則能打開天鎖。
城內尚有義學碑記、昭毅將軍殘碑、關帝廟、梳妝樓遺址和金魚池等古蹟。水門右側柳樹下有古地洞,據說是四通八達的地洞群,為閩南十八洞之一,名“飛蛾洞”。楊文廣徵閩至此,擲金搶于海底,妖氛遂平。
鎮海衛城,歷六百年風雲,故壘雄風,至今猶存。山海壯麗,物阜民豐,猶如一顆海上明珠,正閃爍著瑰麗的光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