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7年當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從航片上看,各種渠跡如乾渠、斗渠、支渠、毛渠等俱全,呈樹枝狀展布,有各種渠跡100餘處。在鎖陽城遺址南側及東側遺留的古渠遺蹟比較清晰,今殘存古攔水壩址一道長百餘米,還有一條底寬16米、口寬20米的支渠。1996年,鎖陽城古渠道遺址歸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8月11日,在甘肅瓜州縣鎖陽城遺址周邊,一套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統出土,其中疏浚工程、攔水壩、乾渠、支渠等仍然清晰可見。
文物遺存
鎖陽城遺址位於瓜州縣鎖陽城鎮,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墾區等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這裡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烽燧信息傳遞系統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範本。鎖陽城按結構可分為內外兩城,將內城包圍,牆體高大;內城面積28萬平方米,城牆夯土版築,底寬7.5米,頂寬4.6米,高10米,四角有角墩,結構極其複雜;城內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築物遺蹟,陶片、銅幣隨處可見。位於酒泉市安西縣橋子鄉南壩村南7公里。亦稱“瓜州古城”、“苦峪城”。總面積80多萬平方米,分內、外兩城。內城平面呈長方形,東城牆長493.6米,南城牆長457.3米,西城牆長516米,北城牆長536米,周長2102.9米。內城中有一牆為宋代增修,將城分為東、西兩部分。城牆夯築,夯層厚0.1-0.14米。基寬7.5米,頂寬4.6米,高10米,面積28萬平方米。四面有馬面24個,上築敵台(均已倒塌)。四角築角墩,僅西北角墩保存完整,通高18米,土坯砌築,角墩下開東西向拱券門。東、南、西、北有5座城門,其中北牆兩門,門外築瓮城,瓮城寬12.6-32.4米,進深22.4-30.2米,瓮城牆厚10米。城牆上、下堆積有大量雷石。西城內有圓形土台26座,圍以土牆,系兵營遺蹟。外城稱“羅城”,是兩道較內城牆低的環牆,里牆基寬4.5米,頂寬2.8米,高3.2-4.5米,外牆基寬8-14米,頂寬3.2-4.5米,高4.5-6.5米,均夯築。東牆正中有城門和瓮城遺蹟。周圍散見大量唐“開元通寶”等貨幣、瓷片、圍棋子、磚瓦等,以及宋、元、明、清瓷器、陶器殘片。漢唐水利遺蹟鎖陽城遺址周邊的古代農業灌溉系統,是目前國內保存完好的漢唐水利遺蹟。這一古代農田灌溉系統在鎖陽城遺址方圓20公里的範圍內分布,且被完好保存著。
鎖陽城一帶的古代農業灌溉系統主要包括疏浚工程、攔水壩、乾渠等,其灌溉的水源地是疏勒河上游的水系。從航拍照片的痕跡看,疏勒河水系其中一條古河道流經鎖陽城東側。而且,疏勒河在漢、魏晉、隋唐、西夏時期都是這一代州郡及其縣鄉的主要灌溉水源。
據“唐朝斷碑”和《沙州都督府圖經》的記載以及現存地面遺蹟和考古勘探的情況看,大約在漢晉時期,鎖陽城一帶便開始了農業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這一水利灌溉系統。
歷史意義
鎖陽城在漢代是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為瓜州郡。後歷經戰亂,明王室閉關後遭廢棄。鎖陽城之名緣於清代民間,因城周圍有諸多味美甘甜的鎖陽,後人因物命名為鎖陽城。鎖陽城是絲綢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鎖陽城古渠道遺址地面遺存數量較多,對水利史、建築史、農業史的研究,瓜州古代渠系網路遺址都具有重要價值。在河西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諸方面曾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鎖陽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開闊的綠洲,是酒泉郡與西域聯繫的紐帶。周圍有幾十處古城、古墓、石窟、寺廟,保存規模尤以鎖陽城為最。鎖陽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總面積80萬平方米,內城總面積28萬平方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敵台、擂台等古代軍事設施。鎖陽城具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同時,也是古代沙漠化演進過程創舉滄桑變化的典型標本,是中國西部古文化遺存和獨特自然景觀結合最為完美的旅遊景點。
1992年,趙朴初先生在鎖陽城參觀考察後,為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深厚文化內涵所感動,欣然提筆寫下了“安西一路樹蔭蔭,留得瓜州作別名;濟潤焦枯生萬物,西來始識雪山尊”的佳句。在古代河西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活動中,鎖陽城一直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史料稱“鎖陽城及其周圍分布的6處漢唐古城,其形制之複雜,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遺存之豐富,為國內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