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聰

鍾成聰,男,1845年出生於嶗山區鍾家溝村,其祖曾官居侍郎,明萬曆年間由諸城縣仁和村遷此。1902年獲議敘五品官俸。鍾成聰病故,葬鍾家溝村南,有墓碑。

簡介

鍾成聰(約1845~1901),字萬春。今嶗山區鍾家溝村人。

英雄事跡

鍾成聰,其祖曾官居侍郎,明萬曆年間由諸城縣仁和村遷此。兄弟四人,鍾成聰排行居首。家境貧寒,常入嶗山太清宮之西的大小平嵐一帶砍柴拾草。太清宮在明代僧道之爭中,由萬曆皇帝御批“毀寺復宮”,名聲益振,香火大盛。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即墨縣令“躬詣察勘得地一頃二十七畝有奇”,“準令永不起科”。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其香火山場地、土地已東至張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北至分水河,立有界石若干,且勾結官府,肆意偷移界石或明目張胆地霸占民山。到清同治末年(1869~1874年),山場地已擴展到八水河以西的大平嵐、小平嵐、鮑魚島等處,且豢養爪牙,晝夜巡山,嚴禁民眾進山拾草,致使山區民眾生活益加困苦。時,太清宮已成為官符護身的嶗山一霸,有一白姓道人,尤為兇悍,常持長矛威脅、打罵入山場拾草的山民。此種惡霸行徑,激怒了山區民眾,紛紛向地方和鍾成聰哭訴窘狀。鍾成聰為人慷慨仗義,好結交友人,喜解人危難,深為一方年輕人推崇。對太清宮的暴行,他本已怒火中燒,忽聞於哥莊村宋京士被白道士以矛刺傷,頓時義憤填膺,隨即聯絡午山村民王明廣、馬鞍子村婦女李月英等各村的有識之士,共商伐山事宜。鍾成聰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所陳伐山策略,深為眾人讚賞,遂被推為會首,議定各村發動民眾,數日後舉事。清同治九年(1870年)深秋,數千民眾齊集段家埠、董家埠一帶,由鍾成聰率領,奔赴太清宮,索還民山。太清宮道人聞訊後,逃之夭夭,民眾湧進宮內。鍾成聰早已約法三章:勿毀廟宇,勿壞神像,勿取家什,僅將宮中糧食、布匹等物當眾分給缺衣少食之人,隨即率眾撤離。第二天,周圍民眾紛紛進山砍伐被強占的樹木,曾波及到即墨縣的大妙山一帶。事後,太清宮派人攜重金去即墨縣衙上下打點,呈上狀紙。即墨縣令深知伐山一舉事出有因,眾怒難犯,乃派衙役下鄉捕捉伐木之人。所伐樹木已掩埋一空,衙役疲於奔命,一無所獲。之後,捕得鍾成聰、宋京士等。堂訊之日,鍾成聰歷數太清宮偷移界石,強占民山,欺凌百姓的罪行。即墨知縣又派心腹之人進山私訪,查明鍾成聰所言屬實,遂判定大平嵐、小平嵐、鮑魚島一帶之山林仍歸民有,鍾成聰、宋京士無罪釋放,平崗澗之山林歸鍾成聰所有。此案前後歷經數年。案結後,即墨縣衙於嶗山陡前口立有石碑一座,記述伐山原委及重新判定的太清宮山場地範圍等情。伐山之舉,傳頌一時,當時膠州曾有人編為戲劇演出,名《太宮霸》,鍾成聰由此聞名遐邇。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獲議敘五品官俸。即墨縣衙贈議敘五品志禧匾額一塊,刻“名聞梓里”四字,懸掛於鍾成聰家門口。時,鍾成聰已病故,葬鍾家溝村南,有墓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