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平[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鍾平,男,1956年8月出生。現任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性病/麻風病科副主任,上海市預防醫學研究院愛滋病病毒免疫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愛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兼職教授和瀋陽中國醫科大學愛滋病研究所客座教授。

人物經歷

1991至1994年留學比利時安特惠普熱帶病醫學研究所,師從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流行病學和病毒學專家Dr.Peter Piot教授, 主要進行非洲和歐洲愛滋病病毒和分子病毒學研究。

2001至2004年在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病理系博士後和副研究員, 師從著名HIV免疫學專家Dr.Susan Zolla-Pazner教授,主要進行非洲喀麥隆愛滋病分子流行病學、病毒學以及免疫學研究。

現任衛生部愛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愛滋病檢測實驗室審評和技術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愛滋病綜合研究項目(美國NIH資助)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全國HIV抗病毒治療耐藥性工作組成員、上海市衛生局愛滋病治療專家組成員、全國HIV耐藥性監測核心實驗室上海CDC實驗室負責人、全國愛滋病/HIV研究協作網路實驗室上海CDC實驗室負責人,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愛滋病國際研究培訓項目上海站協調員、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專家。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實驗室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愛滋病/性病防治專委會委員。

研究方向

長期在國內外進行愛滋病病毒學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1) HIV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在上海以及其他省市進行HIV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多基因分析和全長基因以及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對在不同感染人群中的HIV病毒遺傳變異和進化、HIV耐藥性病毒株的出現和演變進行研究。

2) HIV 中和抗體研究:利用假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技術,建立標準化的HIV中和抗體檢測平台並成為國內外的HIV中和抗體檢測網路實驗室成員。利用標準的HIV中和抗體技術,對國內不同HIV感染人群的中和抗體水平以及中和不同基因亞型的HIV病毒的能力進行研究。尋找中國HIV感染人群中的廣譜中和抗體,並研究產生廣譜中和抗體的HIV抗原特性,為疾病發生髮展機理和疫苗開發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主要貢獻

美國NIH資助的“中國HIV中和抗體研究”課題負責人;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HIV診斷試劑的標準化研究》合作研究單位負責人;上海市衛生局病原微生物重點學科分課題負責人;衛生部HIV耐藥監測項目上海負責人,衛生部HIV與HCV 合併感染研究課題合作負責人。目前正在申請“十一五”愛滋病重大專項研究項目。

在國內外發表數十篇關於愛滋病研究文章(其中SCI收錄17篇)。

參加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的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MPH學生的專業課教學工作。全國疾控系統HIV分子流行病學和HIV耐藥監測/檢測技術培訓班講課老師。

獲獎記錄

獲得2006年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單位第三,個人第七)和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單位第三,個人第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