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地羅[中藥]

錦地羅[中藥]
錦地羅[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錦地羅,中藥名。為茅膏菜科植物錦地羅Drosera burmannii Vahl的去花莖全草。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具有清熱祛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痢疾,腸炎,肺熱咳嗽,咯血,小兒疳積,肝炎,咽喉腫痛,瘡瘍癬疹。

別名

怎地羅、一朵芙蓉、夜落金錢、金線吊芙蓉、絲線串銅錢、烏蠅草、釘地金錢、金雀梅。

入藥部位

去花莖全草。

性味

味苦、淡,性涼。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祛濕,涼血解毒。

主治

用於痢疾,腸炎,肺熱咳嗽,咯血,小兒疳積,肝炎,咽喉腫痛,瘡瘍癬疹。

相關配伍

治赤白痢疾:錦地羅15g、焦楂片10g、拳參9g,煎湯服。(《中國食療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夏季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錦地羅,又名五柱毛氈苔《新華本草綱要》。細弱小草本。莖短,不具球莖。葉叢生,密集如蓮座狀,無明顯葉柄;葉片楔形或倒卵狀匙形,長0.6-1.5cm,葉緣頭狀粘腺毛長而粗,常紫紅色,上面腺毛較短,下面被柔毛或無毛;托葉膜質,長4mm,基部與葉柄合生,綠色或紫紅色,上部分離,5-7深裂或2-3淺裂,每裂片再作1-3裂。花葶單生或2-3枝由葉叢中抽出,具花2-19朵,長6-28cm,紅色或紫紅色;苞片被短腺毛;花萼鐘形,5裂幾達基部,宿萼腹面具黑點;花瓣5,淡紅色,長圓形,長約5mm;雄蕊5,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5,細長內卷,頂部齒裂。蒴果近球形,成熟時裂為5片。種子多數,極細小,棕黑色,具脈紋。花果期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潮濕的平地、山坡、山谷、灌叢或疏林下。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極短縮,有多數葉片重疊密集呈銅錢狀或呈不規則狀扁塊,直徑1.5-2.5cm,厚5-8mm。邊緣紅色,氈狀,摸之疏鬆;底部棕褐色,有殘存黑褐色線形根;頂面枯黃色,中央殘存1-3條纖細花莖。葉片展平後倒卵狀匙形,長0.6-1.5cm,黃褐色,菲薄,邊緣密生紅色腺毛,托葉膜質,流蘇狀。氣微,味淡。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本草求原》:“淡、澀,寒。”

《廣西本草選編》:“味微苦,性平。”

《生草藥性備要》:“有紅白二種,紅治紅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湯,作茶飲治小兒生疳。”

《本草求原》:“解積毒,理疳積。”

《廣東中藥》:“治濕熱痢疾。”

《廣西本草選編》:“清熱除濕,涼血解毒。主治痢疾,腸炎腹瀉,瘧疾,肺熱咳嗽,咳血,咽喉潰爛;鮮草水煎外洗,治疥瘡潰瘍,蕁麻疹。”

《全國中草藥彙編》:“化痰消積。”

《台灣藥用植物志》:“鎮咳,止痢。”

附註

本品同屬植物有匙葉茅蒿菜( D.SpathulataLabill.)效用基本相同,可以代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