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釘兄弟

掄起30斤重的鐵錘,穿行在城市滾滾車流中,對凸出路面、危害行車安全的鐵釘主動說“不”。武漢公交四公司的輪胎修理員謝舒明、彭龍,利用午休等時間,義務錘除馬路上的一個個禍害車輛輪胎的“攔路虎”,被譽為“錘釘兄弟”。

人物定義

掄起30斤重的鐵錘,穿行在城市滾滾車流中,對凸出路面、危害行車安全的鐵釘主動說“不”。武漢公交四公司的輪胎修理員謝舒明、彭龍,利用午休等時間,義務錘除馬路上的一個個禍害車輛輪胎的“攔路虎”,被譽為“錘釘兄弟”。

路釘“露頭”扎胎 義務掄錘除釘

“上街錘釘就是想改善路況。”26歲的彭龍說,近兩年來公交輪胎被扎明顯增多,他所在的修胎車間每天搶修近50條輪胎。3月下旬,彭龍和謝舒明接到一起搶修任務,發現出事公車為避讓路釘,衝進路邊深坑。

處於城建攻堅期的武漢,目前捷運、立交等建設工程密集,高峰時數千個工地同時施工。工地破壞的路面,施工方常用路釘固定幾塊鋼板,覆蓋坑窪以便通行。車輛長時間碾壓鋼板移位,或者施工結束後疏漏,路面凸出的路釘便成為過往車輛的“噩夢”。

處理完手中的搶修任務,彭龍和謝舒明商議一起“搭夥”巡路,處理路釘,從源頭消除隱患,還能減少修胎量。謝舒明掄錘除釘,彭龍提醒車輛避讓。容易處理的路釘,謝舒明三五下就砸入地下;遇上難啃的“釘骨頭”,“兄弟倆”需要輪換錘砸十多分鐘。不斷猛力砸釘,常用的鐵錘多次開裂,錘面坑坑窪窪。

70後的謝舒明身高不足一米七,長期掄錘讓他右手掌心磨出一個硬幣大的老繭。謝舒明說:“路釘要睜大眼睛找,現在走路都成‘低頭族’,遇到‘眼中釘’就盤算著怎么錘掉。”

錘釘上百個 善舉受讚許

雖是義務錘釘,可剛開始時知情同事不多。他倆還曾因中午錘釘耽誤上班,遭領導責備。一些車主認為他倆占道阻礙交通,冷眼相待,甚至貼身加速駛過。謝舒明說:“我們是為出行安全,相信大家遲早會理解。”

9月下旬的一天,“錘釘兄弟”所在車間一上午收到23條車胎,受損位置和深度幾乎一樣。根據經驗,謝舒明判斷這些車胎是在一個路段被扎。與相關司機確認後,他倆前往事發點,找到並處理掉了扎胎的“元兇”。

他倆向公司建議,希望通知各線路司機,發現路釘扎胎及時通報,提醒其他司機注意避讓,並通知他們及時錘釘。“錘釘兄弟”的義務付出,才被單位上下知曉。

半年多來,謝舒明和彭龍錘釘上百個,修理的輪胎從每天約50條,減到現在20多條。公司輪胎成本也從每千公里86元降至74元。

“錘釘兄弟”身影出現多了,也逐漸受到公眾認可和讚許。彭龍說,一次錘釘時,一輛路過的私家車車主停車給他倆遞煙,還豎起大拇指。有時交警還主動幫我們疏導交通。他說:“這些支持讓我們感受到錘釘的社會價值。”

彰顯社會擔當 引發“漣漪效應”

“錘釘兄弟”的走紅也帶來疑問,為何害人路釘如此多?武漢市城管、城建等部門介紹,路釘多主要原因是施工方清除不及時,需要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和追責,鼓勵社會各界積極舉報。

“在無人指派的情況下,他們的作為是一種主人翁式的擔當。”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說,“錘釘兄弟”的可貴,在於主動向問題宣戰。城市生活中還有很多各類“釘子”,如車窗拋物、隨意加塞等,需要每個市民主動“掄錘”,培育人人參與,主動擔當的“錘釘”精神。

在謝舒明和彭龍的影響下,路釘隱患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武漢城區不少工地施工方已安排工人專門查找和清理路釘;還有施工企業代表發出文明施工倡議書,號召工程收尾後,進行掃地式巡查。

謝舒明說:“只要知道哪兒有路釘,我們都會去錘釘,一時錘不完,也要堅持。如果有一天,路上沒有我們需要捶打的釘子了,那才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