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銀鉤
拼音
yín gōu
注音
ㄧㄣˊ ㄍㄡ
引證解釋
亦作“銀鉤”。
1、銀質或銀色的簾鉤。
《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飄若驚鸞。”
南朝 梁劉孝威《釣竿篇》:“金轄茱萸網,銀鉤翡翠竿。”
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
《宋史·樂志十五》:“翠簾人靜月光浮,但半卷銀鉤。”
唐白居易《雞距筆賦》:“因草為號者質陋,拆蒲而書者體柔。彼皆瑣細,此實殊尤,是以搦之而變成金距,書之而化作銀鉤。”
2、一種銀質的婦女飾物。
唐徐堅《棹歌行》:“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
3、比喻遒媚剛勁的書法。
唐杜甫《陳拾遺故宅》詩:“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元張遜《水調歌頭·宴顧仲瑛金粟影亭賦桂》詞:“把鸞箋,裁繡句,寫銀鉤。”
清蔣士銓《臨川夢·想夢》:“他一不合銀鉤寫,錦字松煙。”
4、比喻彎月。
宋李彌遜《游梅坡席上雜酬》之二:“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古人睡覺床上都有幔,睡覺時拉上,白天就用簾鉤掛起在兩旁(很像現在的蚊帳)。古人很有雅致,有時候就臥在床上賞景。秦觀有詞“寶簾閒掛小銀鉤”,當時月亮正巧出現在簾鉤的位置,於是此人就把銀色的月亮比作了簾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