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金鰲洲,三面依水,與金鰲洲主題公園相望呼應。高50米的金鰲洲古塔依江而建,共九層高,內有石階直通塔頂,上豎一個銅葫蘆,頂層稜角還有八個響鈴。1597-1624建成,位於莞城萬江金鰲洲,故得名金鰲洲塔,塔為八面九層,高48米紅石為基,塔身用青磚灰沙砌築。金鰲洲塔的修建既取“獨占鰲頭”之意,祈一方文運,又在地形上成為典型的風水塔。

基本信息

簡介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莞城萬江金鰲洲,故得名金鰲洲塔,1597-1624建成,塔為八面九層,高48米紅石為基,塔身用青磚灰沙砌築。清康熙年間曾重修,至四層,工半而停。乾隆二年(1737年),因塔傾圮而重修。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因其坐落於萬江金鰲洲,故名。金鰲洲古塔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於天啟四年(1624年),歷時27年。據悉,建塔之目的為“以培風氣,亦堪興家所宜也”。原為抗禦水害的鎮水寶塔,8角10層,蓋頂有塔剎,無塔檐,無欄桿,磚牙疊砌。後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邊僅三、五米之遙,此塔處於江心陸洲,三面環水,經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礎穩固,巍然聳立於東江之濱。1989年6月,金鰲洲塔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故事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
相傳明朝之前,金鰲洲雖說是風水寶地,但經常鬧水災,淹沒了萬江附近不少的莊稼地。《東莞縣誌》記載,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由縣長翁汝遇發動縣中紳士、百姓興建,天啟四年(1624年)落成。據明代郭九鼎的《金鰲洲塔記》中記載,金鰲洲塔為風水塔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這裡曾經常鬧水災,借塔鎮壓,祈求平安。另一種說法是東莞三面環山,唯獨此處缺乏高地,兩河的交匯處沒有高山夾水而行,不能藏風聚氣,故修建此塔。由於有“獨占鰲頭”的說法,據村裡的老人說,金鰲洲塔下,解放前原建有文昌廟,廟內供祭文武二帝,是讀書、習武、求功名的人,考試前必拜之神,祈求金榜題名。

保護修繕

 金鰲洲塔 金鰲洲塔
1989年,金鰲洲塔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金鰲塔影”被評為“東莞文物八景”之一。金鰲洲塔的邊緣離江岸的最近距離僅7.6米,但自清乾隆二年重建至今,塔體傾斜率小於1%,對研究古代高層建築結構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金鰲洲塔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擔負著人們向上天祈福的樸素願景和美好訴求。造型樸素的金鰲洲塔矗立於東江之畔,這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塔,見證了東莞城市變遷的滄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