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鳳尾蕨[中藥]

金釵鳳尾蕨[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釵鳳尾蕨,中藥材名。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金釵鳳尾蕨的葉。拉丁植物名:Pteris fauriei Heiro.[P.fauriei Hieron var.minor Hieron.]功能主治為:清熱利濕;祛風定驚;斂瘡止血。主痢疾;泄瀉;黃疸;小兒驚風;外傷出血;燙火傷。

來源

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金釵鳳尾蕨的葉。拉丁植物名:Pteris fauriei Heiro.[P.fauriei Hieron var.minor Hieron.]

性味歸經

苦;涼。歸心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祛風定驚;斂瘡止血。主痢疾;泄瀉;黃疸;小兒驚風;外傷出血;燙火傷。

形態特徵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60cm。根莖短,斜生,頂端和葉柄基部有狹披針形鱗片。葉紙質,近叢生,一型;葉柄禾稈色;葉片卵狀三角形,長30-45cm,寬30-40cm,二回深羽裂達羽軸兩側的狹翅,基部1對羽片二叉;裂片20-30對,寬披針形或線狀略鐮刀形,斜向上,略彎弓,長2.5-4cm,寬5-7mm,全緣;葉主脈處有少數針狀細刺,側脈二叉。孢子囊群沿裂片頂部以下的邊緣連續分布,囊群蓋線形,膜質,灰色,全緣。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800m的林下、溝邊酸性土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化學成份

全草含蕨素(pterosin)W、X,蕨甙(pteroside)S、T、U、X、W,以及金粉蕨辛-2'-O-β-D-葡萄糖甙(onitisin-2'-O-β-D-glucoside)。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收斂止血的功能。用於外傷出血及燙火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