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策:美國對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

金融國策:美國對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

《金融國策:美國對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是2008年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斯泰爾·利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金融國策:美國對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

本書的第一部分,即第1章至第3章,將就金融國策的微觀層面進行探討。這幾章的關注點是金融市場上的特定機構。在過去的30年裡,美國政府一方面鼓勵並且幫助美國金融機構在海外進行商業活動,另一方面又對它們加以限制。這兩種政策有時候交替實行,有時候又同時實行。實際上,在對金融機構的政策態度上,政府一方面受重商主義的影響,被利益驅動著,另一方面又害怕金融機構因全球戰線拉得太長而造成風險過大,如今還要考慮哪些人是在“全球戰爭”中需要打擊的目標,比如毒販和恐怖分子。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融資的迅猛增長和國際化,將“禁入美國資本市場”作為美國經濟制裁方法之一的呼聲日益高漲,其中不乏一些極具影響力的人。我們認為,在做出這一努力的時候,人們有必要重新對“金融市場是如何運行的”和“為實現對外政策目標所做的此類努力是否划算”這兩個問題做出深刻的認識。

本書的第二部分,即第4章至第6章,將對金融國策的巨觀層面進行探討。這幾章的關注點是資本的跨國流動。由於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進入處於萌芽狀態的受美元支配的全球市場進行籌資,此國家範圍內或區域範圍內的金融危機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們將論證,這種新情況給美國對外政策帶來了相當大的新挑戰。因而,關於政策的新思考是有必要的。新的觀念體系中應該包括這樣的觀點,即如同美國的一個地區從另一個地區輸入資本,一國政府或公司在世界範圍內持續地輸人大量資本,也是出於相同的合理的經濟考慮。但是,如果一國的貨幣在其境外不被接受,則資本輸入會導致該國的資產負債表出現危險的“貨幣錯配”(currencymismatch)。所以,如果沒有政策(尤其是與貨幣直接相關的政策)上的重大改變,金融危機就會繼續在這些國家發生,也同樣會在美國發生。

目錄

導論 什麼是金融國策?

第一部分 銀行和炸彈

第1章 銀行業與對外政策

1.1 銀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石油美元再循環:新金融國策的開端

1.2 銀行資本的重要性

1.3 金融國策中的金融監管

1.4 金融監管作為金融國策手段的局限性

1.5 巴塞爾協定的修訂

1.6 確保巴塞爾協定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1.7 貿易和投資政策

第2章 金融和反恐戰

2.1 反洗錢、反毒品和金融反恐戰的根源

2.2 反洗錢的國際合作

2.3 “9?11”後的金融反恐戰

2.4 成本高昂,收益不確定

2.5 展望

第3章 資本市場制裁

3.1市場和象徵

3.2 國會瞄準了在美發行證券的公司的國家背景

3.3 資本市場制裁行動

3.4 劫持SEC

3.5 制裁和香腸

3.5.3 “美國的資本”在哪裡?

第二部分 貨幣和危機

第4章 貨幣危機在安全方面的影響

4.1 地緣經濟學的興起

4.2 亞洲

4.3 俄羅斯

4.4 拉丁美洲

4.5 下一步

第5章 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原因

5.1 這是貨幣,笨蛋!

5.2 預見危機

5.3 誰造成的?

5.4 外國援助

5.5 處理國內貨幣錯配問題

5.6 誰需要資本流動?

5.7 國家貨幣

5.8 匯率

5.9 “最適度”並非是好的

5.10有管理的浮動匯率

5.11 只有一美元才是一美元

第6章 國際資本流動和美國對外政策

6.1 對外政策和經濟學的鬥爭?

6.2 IMF的政策

6.3 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美元化

結語 金融國策的未來

參考文獻

前言

200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我國的GDP早已躍居全球第4位,加入WTO也已6年多,中國因素之於全球影響舉足輕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達到7.2萬億美元,以金融機構產權多元化和資金/服務價格市場化為標誌的金融改革開放深度也在近年迅速提高,中國的金融影響力同樣澤被全世界。我國的經濟外交、金融外交有了堅實的基礎。

迄今,國際金融秩序還不是遵循公平的市場機制運行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會。2007—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再次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20世紀90年代拉美、亞洲金融危機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