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歲月

金色的歲月

《金色的歲月》,作者是何青花 ,由民族出版社 於2006年9月1日出版, 本書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鄂倫春民族豐富而多彩的山林生活的寫照。這裡講述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這是一個民族的生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過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金色的歲月金色的歲月
鄂倫春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國共有8196人,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地區,即內蒙古的鄂倫春自治族、扎蘭屯市南木鄉,黑龍江省的黑河市新生鄉、新鄂鄉、新興鄉和呼瑪縣白銀納鄉、塔河縣三八站鄉、嘉蔭縣烏拉嘎鎮、勝利鎮等地。

鄂倫春族素以善獵著稱,而大小興安嶺又素有森海之稱,豐富的森林資源為獵人們提供了富足的衣食原料,所以鄂倫春族沒有像其他民族那樣急於離開森林這個人類的母親,認準了狩獵這條生存之路,一代又一代,原始的遊獵生活延續了千年,1958年現實全民族定居。

編輯推薦

你遊歷過祖國北疆的大興安嶺嗎?你了解那曾以狩獵著稱的鄂倫春人嗎?你想知道那神奇的綠色世界嗎?那么,請聆聽一位非凡的鄂倫春族婦女,以自己童年的經歷,譜寫出一組激盪人心的史詩般的森林交響曲……
本書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鄂倫春民族豐富而多彩的山林生活的寫照。這裡講述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這是一個民族的生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過程。
讓我們循著她的娓娓講述,去感受一種貼進自然的生活,去聆聽一種大自然的聲音;去和作者一起,重溫“金色的歲月”……

作者簡介

這是一位優秀的鄂倫春族婦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早的一批鄂倫春族婦女幹部之一,她對自己的民族充滿了深摯的愛。童年的山村狩獵生活培養了她的智慧和勇敢;富饒美麗的大森林給了她寬厚仁愛的胸襟。她8歲就開始狩獵,熟知各種鳥獸的生活習性,也鍛鍊了她與大自然勇敢面對的生存能力。她生活在大山林,她熱愛大山林,她同大山林親如手足,她是鄂倫春人的女兒,也是遼闊大山林的女兒。
何青花1936年2月出生在大興安嶺一個獵民家庭,父輩的經歷孕育了她天生的品質。勇敢、頑強、勤勞、智慧、博愛、寬厚,這一切伴隨她一生。她20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事過醫院藥劑室的工作,當過旗里的婦聯幹事、鄉里的婦聯主任、鄂倫春旗民政局第一副局長、殘聯理事長、轉業軍人安置辦主任。這些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僅鍛鍊了她的工作能力,也開發了她新的工作領域和豐富的思想。前幾年,她出版了《金色的森林》,作為責編,我曾被她的無窮智慧所吸引。幾年後,她又編寫了

目錄

1 遊獵生活
獨自的遷徙
童年的玩伴
恐怖的毒蛇
2 薩滿神舞
3 自殺的倉鼠
後記

書摘

書摘
我們族人的孩子從小就跟隨大人一起遊獵。在獰獵、採集、捕魚的過程
中,掌握生存技巧、熟悉山川地形氣候變化、認識各種食用藥用植物等。我
們族人的教育理念是向弱肉強食的大自然求取生存之道。就是認真向大自然
萬物生靈學習智慧與經驗,在流血流汗勇往直前的實踐再實踐中成長,消除
膽怯懦弱之氣。族人從小都必須經歷獨立的野外生存磨鍊。騎馬、射擊、追
蹤獵物,這些都是生存的能力。我在家排行老四,耳濡目染,看到哥哥姐姐
為了學習這些基本技能在練習中常挨父親打罵,所以事事都非常留心,願意
多問多琢磨。有一次,我偷聽到父親對母親說:“青花這孩子是個有心的孩
子,遇事肯動腦筋,可惜不是男孩,不然又是一個出色的莫日根”。從那以
後我更用心了,我一定要成為一個比男孩還出色的“莫日根”。
我將獵物掛在了馬鞍的後面,又重新整理一遍馱馬身上的東西,因為自
己年齡小、個子矮,每次都費很大的力氣,借著山路的坡度來擺正行李物品
。翻過一座山,又過了一個大溝塘,才到達父親指定的宿營地。
溝塘里經常碰到高低不一、大大小小如同圓柱般的土墩子,還有的就是
汪洋一片的水。土墩子就是由於多年的大水沖刷後,盤結著泥土緊密生長在
一起的草根子,人們都稱它塔頭墩子。在塔頭墩子之間的寬闊處,時常有能
夠將人和馬都深陷進去的地帶,這是非常需要防範的。過溝塘時,馱馬背上
的東西又竄到了馬脖子上,我拚命拉著馱馬的韁繩,用盡全身力氣也無法將
東西放回馬的背上,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幸好馱馬的後腿踩到塔頭間較深
的地方。體位降低後,我用坐騎的韁繩拴在物品上,吆喝坐騎往後退,才將
偏離的物品復位。
P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