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金溪鄉地處福建省建寧縣縣城東面,全鄉總面積197平方公里,東界泰寧縣的茅店村,西臨城關,南接均口鎮黃嶺村,西連溪口鎮高圳和艾陽村,北靠黃坊鄉武調村和溪口鎮溪口村金鐃山麓,臨濉溪河。
歷史沿革
民國期間為濉安鎮所轄,解放初期,各村分別隸屬一、三、四區。
1971年,在原綜合農場和城關鎮的基礎上,增加從溪口公社和均口公社劃出的5個大隊,成立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恢復綜合農場和城關鎮建制後,城關公社共有9個生產大隊、100個生產隊。
1984年,城關公社改名為金溪鄉。2005年全鄉轄城關、河東、水西、長吉、圳頭、大元、高峰、半埕、器村9個村委會,101個村民小組,105個自然村,全鄉2769戶11162人口。全鄉土地面積27萬畝,森林覆蓋率76.5%。全鄉有122姓,漢族人口占97.6%,有少數民族(畲族)224人。
2009年,撤銷金溪鄉,與濉城鎮合併,設立濉溪鎮。
氣候環境
境內最高山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千米以上山峰6座。主要河流為濉溪,全長35.9公里,流域面積207.5平方公里,還有坑井、寧溪、將屯、器村和洛洋等小溪5條。
旅遊資源
境內有金鐃山、石燕岩、報國寺、高峰古道和漂流、平崗山、東山公園、三不見等旅遊景點和名勝。
社會事業
全鄉教師113人,國小教師70人,中學教師43人。在校生956人,2005年9月金溪中學併入溪口中學。1988年-2005年共投入教育經費149萬元,改善中國小教學設施。2005年衛生院有醫護人員13人,有X光機、心電圖機、B超機、胃電圖機、雙孔顯微鏡、尿十項分析儀等診療器械,有病床15張,設有中醫、西醫、五官、口腔、放射、防疫、婦幼保健、助產等科室。1996—2005年,先後建成3個百戶集中點,2個精品村建設點,累計建房戶728戶,建築面積16餘萬平方米,戶均居住面積由1988年的88平方米提高到114平方米。2005年,全鄉農村戶均擁有一台彩色電視機,每戶擁有一部機車(輕騎)。全鄉各項存款4200餘萬元,是1988年的近13倍 。
經濟發展
2005年,全鄉有耕地19903畝,人均耕地2.07畝,2005年糧食總產量7800噸。金溪鄉是“西門蓮”的正宗產地,2005年全鄉建蓮種植面積4210畝,產量214噸。全鄉有水果種植面積1萬餘畝,年產量9000噸。金溪鄉是城鎮蔬菜基地,蔬菜面積1.1萬畝,產量2萬噸。農民人均收入1989年為785元,2005年達3878元,是1988年的5倍。1996年金溪鄉率先實現小康鄉鎮,小康分值達91.7分,位居全縣各鄉鎮之首。2005年農業總產值6398萬元,是1988年的3倍。
80年代,鄉鎮企業只要有水電站、木材加工廠、醬米廠等幾家。1988年鄉鎮企業僅59個,其中鄉辦12個,鄉鎮企業總產值為2583萬元。1990年,鄉鎮企業發展至120家。1995年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是企業數量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達471個。 同年成立建寧孟宗筍業有限公司,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屬省級農產品加工業龍頭企業,年生產能力200多噸,年產值超千萬元,“孟宗”商標先後獲得三明市知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其筍乾系列產品獲國家原產地標記準用證、進出口食品標籤審核證。2001年6月,縣委、縣政府在斗埕創建工業小區,規劃面積92.41公頃,先後有建明膠合板廠、青源木業有限公司,鑫元筍業有限公司、精製茶廠等企業落戶車斗埕工業小區,小區年產值1.5億元。2005年規模以上企業5個,產值4441萬元;鄉鎮企業270個,總產值22000萬元,是1988年的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