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八角亭之戰

金溪八角亭之戰

金溪八角亭戰役也稱金溪戰役,1932年11月-1933年1月,歷時2個多月,最後以紅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旅和1個團,俘虜4000餘人,擊潰3個師,繳槍4000餘枝,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這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聶榮臻等靈活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身先士卒、親臨指揮的結果。

戰役概況:

1932年11月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為了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圍剿,在金谿縣滸灣鎮黃獅渡崇嶺、大仙嶺崇嶺一帶與國民黨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在1933年1月紅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旅和1個團,俘虜4000餘人,擊潰3個師,繳槍4000餘枝,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戰役經過:

1932年10月18日,紅一方面軍一舉攻占建寧、黎川、泰寧、邵武、光澤等廣大地區。受此鼓舞,紅軍士氣大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決定繼續向周邊地區攻城略地。

1932年11月16日,朱德、周恩來率領紅一方面軍各軍團,分別從黎川、邵武、光澤等第出發,向北挺進,準備先發制人,以進攻戰略制止國民黨軍新的“圍剿”。

林彪、聶榮臻率領紅1軍團為先行軍,從黎川出發。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3軍團為紅一方面軍總預備隊,尾隨前進。

11月17日,清晨,紅1軍團趕到資溪城邊,守城的國民黨軍周渾元第5師1個團,剛從睡夢中醒來,來不及迎戰,就被紅1軍團擊潰。林彪、聶榮臻率領部隊,順利占領資溪縣城。進城後,紅1軍團一邊安撫百姓,一邊向朱德、周恩來匯報戰況。

朱德、周恩來獲悉捷報後,立即命令林彪、聶榮臻奔襲金溪,儘快占領金谿縣城。

11月19日,林彪、聶榮臻趕到金溪城郊,守城的國民黨軍措手不及,只好把縣城拱手相讓給紅1軍團。

國民黨軍又連失兩城,便緊急進行新的軍事部署,速派許克祥、孫連仲率第24、27師分別從南城、撫州出發,欲圖合擊金溪紅軍。

同時,令第2、4、8、9路軍迅速向閩贛邊區“進剿”紅軍。

11月21日,許克祥率國民黨第24師1個團進至南城東北渭水橋(即禮西趙)一帶,還未來得及安營紮寨,就被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3軍團打得潰不成軍。

彭德懷正準備率軍乘勝追擊,不料正在這時,傳來國民黨軍各路援兵將至的訊息,許克祥第23師2個團由南豐趕到渭水橋,第27師也由撫州進至滸灣,加上當地孫連仲部6個團,已是重兵集結。紅軍若是繼續戀戰,必將寡不敵眾,陷入僵局。於是,彭德懷急令紅3軍團回師黎川。

紅軍在渭水橋與滸灣地區的作戰都未能取得預期勝利。

隨即,蔣介石又將駐紮在贛江流域吉安、吉水、永豐地區的陳誠所部3個師調至撫河流域,連同原先駐紮在該地區的軍隊,總共有9個師的兵力,組成撫河方面的“進剿”軍,企圖尋求紅軍主力,一決勝負。

朱德、彭德懷乘國民黨軍調整部署之際,率紅一方面軍再度北進。

1933年1月1日,紅一方面軍在黎川舉行閱兵誓師大會,紅軍士氣高漲。

1月2日,紅1、紅3、紅5軍團3萬餘人分別從興國、黎川、資溪等地出發,進入金谿縣境。

1月4日至5日,紅3軍團、紅22軍在紅1、紅5軍團配合下,向黃獅渡發起進攻。黃獅渡是贛東戰略要地,為扼守金溪、資溪、南城3縣的要塞,能否攻占黃獅渡,關係重大。

進攻前,紅軍已偵察到黃獅渡敵軍除國民黨軍周士達第13旅第25、26團外,還有從金溪趕來增援的獨立第3團;敵軍在陣地前後挖掘了8000多米長的戰壕,派有重兵把守,只有陣地兩側防守薄弱。

彭德懷當機立斷,以主力攻擊國民黨軍防守薄弱的陣地兩側。

1月5日下午2點,向國民黨軍左翼側迂迴前進的紅3師2個團向黃獅渡首先發起攻擊,同時,紅2師2個團向附近廟山進攻。

經過幾番激戰,紅3師奪取了國民黨右翼側大部分陣地,正一步步逼進敵人主陣地。

隨後,紅3師又在紅22軍和紅7軍的掩護下,攻占了國民黨軍左翼側全部陣地,與此同時,攻擊國民黨軍右翼側的紅軍部隊奪取了敵人陣地制高點。

戰至下午7點半,紅軍對黃獅渡殘敵發起全面進攻,全殲敵軍。

此役,紅軍俘虜國民黨軍旅長周士達等官兵1000多人。

紅軍實現了戰鬥目標,控制了黃獅渡這一3縣要塞。

黃獅渡戰鬥的勝利,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部署,也嚴重威脅著撫州守軍的安全。

但是,國民黨軍也以損失周士達1個旅的代價,發現了紅軍主力,斷定紅軍主力在黃獅渡、珀玕一帶。

事實上,當時紅軍主力確實在金溪附近。

1月6日,國民黨軍重新部署兵力,令第27師1個旅加強撫州城防,令第8師堅守南豐,令第24師固守南城,並隨時監視黃獅渡,又調周至柔的14師、吳奇偉的90師及孫連仲的27師共14個團兵力集結滸灣,分別向金溪、黃獅渡進攻,截擊紅軍,妄圖圍殲紅軍主力於滸灣東南地區。

1月7日,紅軍獲悉國民黨軍第27、90師沿滸灣至金溪大道向楓山鋪進攻,第14師沿滸灣、茅店從北面、西面向黃獅渡一帶夾擊,駐南城的國民黨守軍也以1個師的兵力向東北出擊,進行策應,妄圖殲滅紅軍主力。

朱德、周恩來沉著應對,命令紅1、3軍團和紅22軍、31師為右縱隊,紅5軍團為左縱隊,分別迎擊由滸灣東進和南進的國民黨軍。

紅5軍團副軍團長兼15軍軍長趙博生率15軍和紅38、39師為左縱隊,於7日下午從金溪開往黃獅渡以西,彭家渡、徐元一線,阻擊周至柔的第14師,保護北面主力紅軍的安全。

8日凌晨4時,紅1、3軍團在金谿縣城北門外誓師,朱德、彭德懷作戰前動員。隨後,分數路縱隊出發。拂曉前,紅軍趕在國民黨軍前面,抵達崇麓、黃坊、城上一線。

拂曉,周至柔師由琚琅經丁坊村、彭家渡、後車前進。

9時30分,林彪率紅1軍團在楓山鋪附近與孫連仲、吳奇偉各1旅共6個團兵力遭遇,遂在公路兩側展開激戰。國民黨軍搶先占領公路北側制高點——崇嶺,並速派8架飛機和大炮助戰,向紅軍陣地狂轟濫炸。紅1軍團幾次進攻都未能奏效,部隊傷亡較大。

就在這危急時刻,彭德懷來到10團2連陣地指揮作戰,並親自組織幾次衝鋒。周恩來也親臨陣地,號召紅軍戰士誓死奮戰。林彪、聶榮臻也趕到前沿陣地直接指揮戰鬥。紅軍指戰員身先士卒,戰士們視死如歸,打退了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敵軍漸漸不支,連號稱“鐵軍”的吳奇偉師也終於放棄陣地,向滸灣方向潰退。

11時,周至柔第14師向紅15軍第135團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兩次都被紅128團特務連一舉擊潰,失敗後,很快又糾集2個團的兵力,分兩路再次向135團陣地撲來。

紅15軍軍長趙博生親臨陣地前沿指揮作戰,把部隊部署在幾個制高點上,以交叉火力給敵以沉重打擊。但國民黨軍後續部隊源源而上,衝進紅135團陣地。

警衛都勸趙博生離開陣地,但他作為副軍團長和軍長,不能臨陣退縮,並決心擊退敵人,固守陣地,於是,帶領紅軍官兵與國民黨軍展開肉博戰。正在這時,一顆炮彈擊中趙博生要害,趙博生在陣地英勇犧牲。

紅軍官兵各個奮不顧身,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

紅1、3軍團擊潰北線國民黨軍6個團,迅速支援紅15軍。

紅135團陣地終於被保住了。

11時,紅軍拿下崇嶺主峰。

13時,坐鎮滸灣的吳奇偉為挽回敗局,從滸灣派出2個團的增援部隊,在長崗埠、棗樹一帶會合潰退的國民黨軍,據守大仙嶺這一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準備反撲。

紅1、3軍團決定乘勝在大仙嶺一帶採取圍殲的戰術,將戰鬥部隊分作4路,向大仙嶺國民黨守軍進攻。

15時,大仙嶺總攻開始,激戰1小時,國民黨軍開始全線潰退。紅3師協同紅22軍向彭家渡窮追猛打。

17時,周至柔獲悉第27、90師已潰退西逃,遂乘夜向南城逃竄。

9日凌晨,紅22軍沿撫河東岸追擊國民黨殘軍直至撫州對岸;紅3軍團第1、2師,紅1軍團第3軍進至彭家渡附近;第4軍及第31師進至滸灣。國民黨軍殘部退往撫州。

9月上午,滸灣戰鬥取得全面勝利。

歷時近兩個月的金溪戰役遂告結束。

歷史意義:

金溪八角亭戰役,紅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旅和1個團,俘虜4000餘人,擊潰3個師,繳槍4000餘枝。這次戰役,雖然給予國民黨軍以重創,卻未能達到以進攻戰略制止國民黨軍“圍剿”的預期目的。這次戰役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聶榮臻等靈活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身先士卒、親臨指揮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