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嫩葉。
性味歸經
《生草藥性備要》:味辣,性平。
功能主治
治癰腫,潰瘍,金瘡,湯火傷。《生草藥性備要》:去熱消毒。洗疳瘡。
分布區域
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600m的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灌木叢中。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調敷或研末撒。
相關配伍
①治癰腫:金櫻嫩葉研爛,入鹽少許塗之,留頭泄氣。(《綱目》)
②治潰瘍久不癒合:鮮金櫻葉適量搗爛,敷於患處,日換一、二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③治疔、魚口:金櫻葉、野花椒葉,共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金瘡:金櫻葉三兩,桑葉一兩,嫩薴葉一兩。上搗爛敷。若欲致遠,陰乾作末,敷上帛縛,止血口合。(《永類鈐方》軍中一捻金散)
⑤治湯火傷:金櫻葉焙乾為末,調麻油塗患處,欲愈時加入鱉甲末。(《閩東本草》)
化學成份
金櫻葉中含鞣質,除含原矢車菊素(procyanidin)B-3,長梗馬兜鈴素(pedunculagin),蛇含鞣質(potentillin),仙鶴草酸(agrimonicacid)A,仙鶴草素(agrimoniin)和金櫻子鞣質(laevigatin)C外,還含有右旋兒茶精(catechin),木麻黃鞣亭(casuarictin)。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去熱消毒。洗疳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