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著:
《西方政治認識論演變》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011年榮獲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論文:
(1)“從政治的意識到意識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政治哲學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0 第19期;
(2)“自然的城邦如何實現城邦的自然——亞里士多德實踐理性探析”,《文史哲》2010第4期;
(3)“西方政治哲學傳統與馬克思的政治哲學範式轉換”,《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獨著;
(4)“生產、歷史與批判——在與韋伯的比較中解讀馬克思的階級理論”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1期,獨著;
(5)“政治理性的自覺與悖反——意識形態理論的生成背景與歷史分析” 《寧夏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第1作者;
(6)“阿奎那政治認識中的世俗化和主體性傾向論析”《哲學動態》2009年第1期,獨著;
(7)“自然的城邦和城邦的自然——亞里士多德政治觀中的張力分析”《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10期,獨著;
(8)“歷史淵源、理論基礎與學科視角——西方政治社會化理論論析” 《求索》2007年第12期,獨著;
(9)“中國法學知識生產的政治哲學發微—評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現代法學》2007年第3期,第1作者;
(10)“從階級到階層——當代中國公共語境的轉換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獨著;
(11)“知識的統治與統治的知識——西方政治文明的‘河床’及其啟示”,《東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獨著;
(12)“西方政治認識論研究的‘支援背景’及其範式論析”,《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第12期,獨著;
(13)“從政治認識到政治認識論——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論析”,《河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獨著;
(14)當代哲學認識論的主觀化傾向與政治思想史研究論析”,《河海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獨著;
(15)“道德生成與教育道德——道德教育內在機制探析”,《思想理論教育》2007年第3期,獨著;
(16)“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視域的反思與建構”,《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第3期,獨著;
(17)“創製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共性——通過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比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第1作者;
(18)“社會結構變遷與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構建”,《求實》2002年第11期,第1作者;
(19)“政治社會化視域下思想政治工作”,《揚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第1作者;
(20)“政治的教育與教育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的政治哲學論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獨著;
(21)“論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性基礎”,《河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第1作者;
(22)“《高等教育法》的立法缺失及完善思考”,《南京師大學報》2002年第6期,獨著;
(23)“關於高等教育法制基本問題的思考”,《河海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1作者;
(24)“中國高等教育學研究的‘範式’論思考”,《江蘇高教》2005年第1期,獨著;
(25)“教育:靈魂轉向還是技術培訓——兼談自由教育觀念下的文科教育”,《現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4期,獨著;
(26)“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產業化”,《江蘇高教》1999年第5期,第2作者;
(22)“論大學公共法律教育”,《河海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第1作者;
(28)“試論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共同傾向”,《河海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第1作者;
(29)“當代中國法學研究‘範式’之思考”,《學術交流》2001年第2期,第2作者;
(30)“憲政發展相關因素分析”,《河海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獨著;
(31)“文化中國、主權中國和主體性中國——汶川地震中國家認同觀念思考”,《寧夏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第2作者;
(32)“嵌入的政治——意識形態本質論析”,《寧夏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第2作者。
課題項目:
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範式研究;
2、2009年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