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烈士陵園

金寨縣烈士陵園

金寨縣紅軍廣場景區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腹地,坐落於有“將軍縣”之稱的安徽省金寨縣縣城。景區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將塔、館、堂、碑、墓園、廣場融於一體,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及國防教育基地。

建設概況

為加大建設力度,金寨縣委、縣政府聘請南京東南大學編制了金寨革命烈士陵園風景區總體規劃,本著“一次性規劃到位,逐年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規劃總體要求,分年度細化建設任務。2004年在國家文明委的支持下,投資300萬元,對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整修。2006年至2008年,通過國債項目,按照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打造4A級風景區的總體要求,以實現“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服務配套”為總體目標,全面規劃陵園改造工程,投資2250萬元拆遷了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和102戶居民住房,完成紅軍廣場工程(包括廣場、上山台階步道、旅遊廁所、牌樓、觀景台、綠化、照明及浮雕、文化牆工程)。

2008年至2009年,繼續把陵園改造工程作為縣委、縣政府重點工程,通過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建設項目,投資2020萬元,完成革命博物館擴建、維修和重新布展;重建了紅軍紀念堂以及浮雕、文化牆工程。興建了洪學智將軍紀念碑和改造維修紅軍烈士墓園,完善了烈士陵園區域功能,提升了整體品位,烈士陵園的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主要展覽

園內包括革命烈士紀念塔、革命博物館、紅軍紀念堂、洪學智將軍紀念碑、紅軍烈士墓園及紅軍廣場、紅軍村七個部分:

1、金寨革命烈士紀念塔於1964年興建,塔高24米,它氣勢宏偉,莊嚴肅穆,正上方劉伯承元帥題詞:“燎原星火”,下方為漢白玉浮雕;後下方為革命烈士塔碑文,四周蒼松翠柏,綠樹成蔭,烈士塔廣場面積2500平方米,廣場前為百米台階,每逢重要節日和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列隊塔前,敬獻花籃,撫慰英烈。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2、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於1983年建成開放,由鄧小平同志題寫館名。2009年進行擴建維修,並重新布展。陳列包括序廳、革命史廳、將軍廳、名人廳、烈士廳、洪學智將軍紀念館、今日金寨廳等七個展廳。發揮文物收藏、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職能。

3、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建築面積444平方米,2009年5月重建並對外開放,大門上方“金寨縣紅軍紀念堂”由洪學智上將題寫,堂內兩側長廊陳列有領導人題詞的碑石,弔唁大廳陳列老紅軍照片、英名冊、紅軍雕塑及在金寨組建和戰鬥過的十一支紅軍隊伍序列表,是祭奠老紅軍的殿堂。

4、洪學智將軍紀念碑面積840平方米,於2008年10月竣工,包括紀念碑、勳章站柱、紀念廣場和長城牆,紀念碑莊重典雅,展示了這位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共和國領導人的光輝人生。

5、紅軍烈士墓園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已安葬紅軍和革命烈士165位,其中將軍33位。南征北戰的老紅軍,他們逝世後,魂歸故里,入土為安。

紅軍廣場 紅軍廣場

6、紅軍廣場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包括廣場、上山台階、步道、旅遊廁所、牌樓、綠化、照明、擋土牆和浮雕工程等,2007年9月實施,2008年6月竣工,它是褒揚革命先烈和居民休閒的重要場所。1994年江澤民同志題詞“金寨縣烈士紀念館”。

7、紅軍村是老紅軍集中休養的地方,先後有44位老紅軍在這裡居住,安享晚年,它是金寨全國紅軍第一縣的縮影。

七個部分形成以烈士紀念塔為中心,融塔、館、碑、堂、墓、園、村為一體、具有山區特色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園。景區豐富的“紅色”革命文化和“綠色”山水景觀緊密相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園內松柏長青,翠竹參天,四季花卉艷麗多彩,登高漫步,山城美景盡收眼底,是遊覽的佳境,使人留連忘返。

英烈事跡

王平章 (���-1933) 王平章 (���-1933)

王平章(���-1933)原名王遠清。湖北省漢川縣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家鄉創辦全人國小,宣傳革命思想,建立中共基層組織和農民協會,1927年3月任湖北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同年參加南昌起義。不久回湖北,負責中共鄂中區特委工作恢復發展黨組織和農民武裝。1929年11月起,歷任中共鄂豫邊特委常務委員、鄂豫皖邊特別區委常務委員、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務委員,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政治委員,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員兼皖西北特委書記等職。

參加領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歷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10月第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後,參與重建第25軍和組建第28軍,均任政治委員。在國民黨軍實行重兵“清剿”的嚴重情況下,領導軍民繼續堅持鄂豫皖邊區的鬥爭。1933年3月,於安徽金寨縣門坎山戰鬥中犧牲。2010年4月28日遷葬金寨革命烈士陵園。

詹谷堂(���-1929)

詹谷堂 (���-1929) 詹谷堂 (���-1929)

又名詹生堡,金寨縣南溪鎮人。是金寨縣共產黨組織創建人之一。他出身貧苦,學識淵博,為人正直。16歲中秀才,1905年在家鄉設館教書,免費招收貧困子女入學。1914年受聘為固始縣誌成國小校長兼國文教員。“五.四”運動後,他倡議和主持成立了志成國小讀書會,團結進步師生,學習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和馬克思主義。1924年夏,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組建了中共志成國小支部,被推選為支部書記。同年秋,與共產黨員袁漢銘到筆架山蠶科農校講學,發展中共黨員,在該校建立了金寨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不久擴大為中共筆架山農校支部。

1925年,他回家鄉南溪明強國小任校長,積極從事農民運動,發展黨組織,與筆架山農校支部合併,成立了中共南溪支部,後擴大為中共商南特別支部,任支部書記。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後,他積極參與武裝起義的策劃和領導工作,發動民眾,組建赤衛隊。1929年5月6日,他率領明強國小師生和200多名農民參加立夏節起義,次日在南溪火神廟主持召開了2000多人參加的慶祝起義勝利大會。

接著又參與紅32師的組建和商城縣臨時辦事處(臨時革命政府)的成立工作,任辦事處副主任。同年8月,在反敵“會剿”中被顧敬之反動民團逮捕,敵人嚴刑拷問,他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犧牲前在牢房的牆壁上用血指書寫了“共產黨萬歲!”5個大字,然後壯烈犧牲。2005年4月5日詹谷堂烈士遺骸由葛藤山遷移至金寨革命烈士陵園進行安葬。

所獲榮譽

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首批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團中央列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南京軍區列為“青年官兵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2004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民政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

2005年被確定為全國紅色旅遊百個經典景區之一,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9年被紅旅辦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景區,2011年被授予全國紅色旅遊先進單位。

參觀指南

金寨革命烈士陵園有著優越的地理區位和良好旅遊先天條件。已經形成以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為骨幹的“四縱三橫”的旅遊交通網路。景區距寧西鐵路僅15公里,距312國道僅20公里;隨著2009年4月1日滬漢蓉鐵路的開通(到合肥55分鐘,到武漢85分鐘,到上海4小時,到成都6小時)及合武高速公路的修建通車(距下道18公里),為吸引周邊城市的遊客創造了良好的交通條件。年接待參觀者50餘萬人次,實行免費開放,社會效益日益顯現。

地 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梅山鎮紅村路35號

郵政編碼:237300

開放時間:陵園全天開放,節假日不休(紅軍紀念堂 8:30—17: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