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陽穀縣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的分界線]

金堤[陽穀縣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的分界線]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堤是陽穀縣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的分界線,金堤,取固若金湯之意而名。本境有兩個金堤,古稱金堤,在觀城中街西,高出平地數尺,相傳為古黃河堤,自濮州至高唐都有,而今此堤隱隱橫亘,如虬伏地。

簡介

二是北金堤,俗稱金堤,是陽穀縣與河南省范縣的分界線,此堤起自河南省滑縣,經濮陽南關外,至莘縣高堤口村西南入本境,經本縣古雲、大張家、櫻桃園和古城4個鄉鎮,至仲子廟北進入陽穀縣境,在張秋鎮東張莊與臨黃左堤銜接。古金堤自洪水入黃河口以東,以濮陽聯接古馬陵堤(今分屬古雲、櫻桃園兩鄉鎮),至范縣故城(今古城鎮)東北聯古子路堤而成,五代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始與臨黃左堤銜接。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臨黃河左堤貫通,金堤與之遙峙,始稱北金堤,成為華交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1938年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大堤,黃水經淮河入海,金堤一度失修。1946年堵復花園口,黃河歸故道,北金堤復起華北平原抵禦黃泛屏障作用。北金堤沿金堤河而行,莘縣段長33668米。1951年根據政務院決定,按照堤頂超高滯洪水位2米、堤頂寬8米、臨背側坡皆1:3的標準培修加固了金堤,普遍達到超高滯洪水位2.3米。莘縣段滯洪水位黃海標高分別為:高堤口50.80米,櫻桃園48.10米,古城鎮南門外47.46米。此後經不懈的修護,使其圓滿完成滯洪任務,確保了華北平原安全。另外舊志中還有秦始皇築金堤的記載:秦始皇為出巡時交通方便,於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築馳道,西起鹹陽,東窮燕齊,南極吳楚,路寬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樹,蜿蜒數千里,宏偉壯觀,此即今橫亘在莘縣南部的金堤。民間亦有秦始皇“北修長城擋韃兵,南修金堤擋洪水”的說法。據查,自禹導河,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間,黃河多次改道,6次行今莘境,其中5次在秦始皇以後。這樣看來,古金堤跟莘縣有緣無疑,但秦始皇所築馳道或金堤今之金堤的說法有待進一步考證。(莘縣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潘國亮提供)

金堤即北金堤,西漢東郡、魏郡、平原郡黃河石堤號為金堤。東漢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縣、滑縣,經濮陽、范縣、台前縣、山東壽張,至張秋鎮,西漢平帝時,黃河決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濫60餘年,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徵發民工數十萬人治河,由王景主持。他勘察了由滎陽至千乘海口的地勢,指揮築成了長堤,被後人稱為“金堤”。1855年鋼瓦廂決口黃河改道後,這條大堤處於河道以北,就被稱為“北金堤”。現今這一道堤起自河南省濮陽南關火廂頭,經山東莘縣高堤口,河南范縣、台前縣,到陽穀縣顏營,長120多公里。

中華民國黃河水利委員會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六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大河自銅瓦廂改道以來,冀省北堰頻遭漫決,賴有金堤遙峙,范束洪流得深入,實為平津各地唯一屏障。第以年久失修,日見坍塌,本會成立疊議興修,中央軫念沉災,特頒巨帑,命負培修之責,……計自河南之滑縣起,經河北濮陽迄山東東阿縣之陶城鋪,迤東官堤民埝交界為止。除原地形阜厚符於計畫規定者外,一律修培完竣,計培修堤長183.683公里,堤頂高出實測22年漫過水位1.3米,頂寬7米,側坡除因居民、護岸工略有變通者外,通常為一比三。共用土方1650974公方,費款55.17957元,攝要刑石,以資後日之考核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