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堆鎮,古時稱金斗,唐朝時因其向官府日進“斗”金,修建潼關城(潼關原名金斗城,金斗潼關)而取名。後來改為金堆。因四面青山環繞而為“城”又稱“金堆城”。
金堆鎮位於華縣最東南端,地處秦嶺深處四縣市交界地帶,東北與華陰毗鄰,西接藍田、南靠洛南。平均海拔1300米,面積224平方公里。文峪河、栗西河、栗峪河、蒿坪河四條河流由北向南匯入南洛河。六條川道將金堆分割成溝溝岔岔,境內溝壑縱橫,山巒疊嶂,是華縣唯一的純山區鎮,距縣城70公里。
歷史面貌
位於山區分水嶺東南,全部為山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鉬、金、銀、銅、鈾、硫、水晶等。總面積約220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委員會,82個村民小組,76個自然村。鎮境駐有全國最大的鉬礦採選基地——金堆城鉬業公司。全鎮共5986戶,251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102人,占總人口的52%,金堆鎮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自1959年建成華(陰)金(堆)公路後,汽車可通華陰、洛南、華縣縣城。由於山巒重疊,耕地面積較少,僅為7930畝,但森林面積達37萬畝。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馬鈴薯等。林特產品豐富,主要產木材、核桃、生漆、黑木耳、菖蒲等。農業總產值為167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3532千瓦。有鄉辦、村辦及個體工業企業35家,工業總產值60萬元。鎮辦及村辦建築業在全縣名列前茅,建築業收入達283.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627.2萬元,其中工業、交通運輸、建築、商業飲食服務業等收入461.3萬元,占總收入的73%。農村居民純收入每人平均281.83元。金堆鎮有中學3所,國小3所,在校學生1400多人。有縣辦地段醫院一所及鐵爐、東坪兩個衛生所。
鎮人民政府駐寺坪。由於金堆城鉬業公司的建設和發展,這個昔日山深谷幽的窮鄉僻壤,已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礦山城鎮。鎮內非農業人口約9000多人,除駐有鎮政府、鉬業公司及其所屬廠礦外,還有工商銀行辦事處、農業銀行營業所、信用社、稅務所、工商管理所、法庭、公安派出所、郵電支局等機構。國營、集體、個體商業飲食服務業門麵攤點有100多家。學校、醫院、俱樂部等文教衛生設施也很齊備。其城鎮規模躍居各鄉鎮之首。
礦產豐富
全鎮轄1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8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多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萬,農業人口1萬,流動人口0.3萬人。境內有大中型企業金堆城鉬業公司等鉬礦山企業7家,各類企事業單位20家。農作物以玉米、洋芋、小麥、豆類為主。林業資源豐富,約37萬畝,林特產品為木材、核桃、板栗、香菇、木耳、黃花茶、天麻等。畜牧業發展快。還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錦雞等。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鉬、金、銀、銅、鎢、錳、鉛、鋅、硫、鈾,非金屬大理石、水晶、鉀長石、石英砂石等十多種。其中以鉬礦最為富有,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國也是全亞洲最大的鉬業基地。
金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帶領全鎮人民勤政務實、開拓創新、知難而進,取得了改革和發展的新勝利。工農業生產飛速發展,非國有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有文金鉬業公司、秦星鉬業公司、桃園鉬礦、榮昌公司等重點企業。寺坪、石可街道路寬燈明,修整一新,高樓林立,個體商業飲食服務業門麵攤點300多家,形成了新興的礦山城鎮。財政收入突破1300萬元大關,位居全縣之首。被評為陝西省明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