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無錫的古稱]

金匱,無錫的古稱。

無錫自漢初建縣後,除西漢末曾一度稱“有錫”縣之外,一直名無錫縣。無錫古稱“金匱”,這個和晉代的傳奇人物郭璞相關。專家解釋說,“金匱”之“匱”為“櫃”,古代所說的“金匱”指金色的銅製柜子。在秦、漢時期,我國有“金匱石室”的制度,指“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之處”,即把放置重要文書的“金匱”置於用石頭砌築的房子裡,起防火、防潮的作用。傳說風水研究很深的郭璞曾埋黃金符匱于山下,時有紫氣升騰,故名金匱山、紫金山。到了清雍正二年(1724),奉朝廷之命,無錫縣析置金匱縣,簡稱金。至此一個縣開始分成兩個縣。也即到雍正時,無錫有一半稱“金匱”,並不是當時所有無錫都稱“金匱”。兩縣以運河為界,大抵西北為無錫縣,東屬金匱縣,至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複合為無錫縣,前後歷188年。時光流逝,金匱縣被撤銷也已100多年,當代許多無錫人卻都已說不清楚金匱山、金匱縣的來歷。
當年分置金匱縣時,之所以命名“金匱”,是因為境內大婁巷有金匱山。金匱山一名紫金山,在原城中六箭河北岸,秦淮海祠之東,即崇寧路原第一人民醫院宿舍處。明代王永積《錫山景物略》將此山列為無錫景物之一。清《無錫金匱縣誌》稱它是:“舊為邑之鎮山”。元《無錫志》“山川”記載了其山的情況:“周回數十丈。當邑之中,邑之主山也。世傳有金匱藏書于山下,為無錫之巨鎮,故名。今按:此山負土所成,要非天設。居邑之中,故指為鎮山雲”。此記載表明,金匱山地處邑城中心位置,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堆砌的。是何人埋藏,裡面又是藏的什麼書?史載相傳是晉名士郭璞(郭景純,276~324)曾埋黃金符匱于山下,時有紫氣騰上,故名。正是因為埋有黃金符匱,因而要堆砌成山,把它壓住。於是,金匱成為鎮邑之寶,此山也就成為鎮山。山不高,逾三仞,約7~8米,周30丈,約100米。相當於一幢三層樓房高,登上山可以看見全城街巷。山中原有黑白二色玲瓏小石,次於崑山。元時為強善三所占,強氏因賣石而致富。後小石取盡,土亦耗減。明永樂年間(1403~1424),一場大火把強善三在金匱山旁所建的宅第燒光,時人認為這是對強氏占據金匱山的報應。知縣盧克敏虔心相待,除去瓦礫,運土填高,種松竹,構亭台,並用太湖石修綴,極為佳趣,取名金匱山房,成一園景。後歸秦氏所有(有說明代歸秦氏,有說清代歸秦氏,待考)。園內植有數百年何首烏一棵,藤絡深入山根,其上又疊花欄。再上為金匱山房數楹。有一泉即在戶前,名“鵝眼泉”。附近秦紹秀堂主人秦梁(1515-1585),是明正德至萬曆年間人,官至湖廣按察使。傳說秦梁生時,以金匱山虹氣正盛,雲彩交輝,故以虹洲為字。清代時,山土幾近殆盡。清雍正時分置金匱縣 ,此山名成為一邑之尊。民國秦毓鈞編《錫山秦氏文鈔》中更具體說明此山在秦“弘緒堂”家園內。“弘緒”兩字為前長洲文徵明所書,後為避廟諱,改為“鴻緒”兩字。民國後,淪為荒園,稱野園裡,在殘土上種桑數百株。從大婁巷野園裡循一小徑而進,在民房隙地仍可見鵝眼泉。無錫解放初,尚剩土堆和一碑。1955年,動員民眾挖去土墩,填塞駁岸上河。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市衛生局先後在此建食堂、宿舍,碑石遺失。
至於金匱山下是否埋有寶藏,是什麼寶藏,是否還存在?因年代久長,已無從辨析,或許有待進一步發掘。金匱山雖然早就湮沒,金匱縣也已被撤銷,但有關“金匱”的歷史傳說與曾經存在的地名卻成為無錫百姓的話題,並成為一種文化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