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成[《聊齋志異》篇目]

金世成[《聊齋志異》篇目]
金世成[《聊齋志異》篇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世成》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文中敘述了一個名叫金世成的人,行為平時不檢點,卻在當了頭陀之後,聚眾千萬,蓋宮殿,起廟宇,有明顯的反叛跡象。縣令憤怒他妖異惑眾,捉拿他後並責令修聖廟,竟然短時間內就被他的信徒修葺完成。

基本信息

簡介

《金世成》選自《聊齋志異》卷二第一篇,文中敘述了一個名叫金世成的人,行為平時不檢點,卻在當了頭陀之後,聚眾千萬,蓋宮殿,起廟宇,有明顯的反叛跡象。縣令憤怒他妖異惑眾,捉拿他後並責令修聖廟,竟然短時間內就被他的信徒修葺完成。  

原文

金世成,長山人[1]。素不檢[2]。忽出家作頭陀[3]。類 顛[4],啖不潔以為美。犬羊遺穢於前[5],輒伏啖之。自號為 佛[6]。愚民婦異其所為,執弟子禮者以千萬計。金訶使食 矢[7],無敢違者。創殿閣,所費不資[8],人鹹樂輸之[9]。邑令南公惡其怪[10],執而笞之,使修聖廟[11]。門人競相告曰:“佛遭難!”爭募救 之。宮殿旬月而成,其金錢之集,尤捷於酷吏之追呼也。

異史氏曰:“予聞金道人,人皆就其名而呼之,謂為‘金世成佛’[12]。 品至啖穢[13],極矣[14]。笞之不足辱,罰之適有濟[15],南令公處法何良 也!然學宮圮而煩妖道[16],亦士大夫之羞矣[17]。”  

注釋

[1]長山:舊縣名。在今山東省鄒平縣一帶。

[2]素不檢:素常行為失於檢點。檢,檢束。不檢,指行為放蕩。

[3]出 家作頭陀:離家修行,作了和尚。出家,梵文意譯,亦譯作“林居者”。指 離家到寺院作僧尼。頭陀,梵文音譯,意為“抖擻“,即去掉塵垢煩惱之意。 據《十二頭陀經》和《大乘義章》卷十五載,修頭陀行者,在衣、食、居方 面共有十二種刻苦的修行規定,其修行者,稱“修頭陀行者”,簡稱“頭陀”。 此處是對行腳乞食僧人的俗稱。

[4]類顛:類似瘋顛。

[5]遺穢,排泄糞便。

[6]佛:佛陀的簡稱。梵語音譯。亦作“佛馱”、“浮屠”等。本指佛教 創始人釋伽牟尼,後亦作為對高僧的尊稱。

[7]矢:通“屎”。

[8]不資:意思是錢財不可計量。

[9]輸:捐納、獻贈。

[10]邑令南公:指南之傑。南之傑,字頤園,蘄水(今湖北浠水)人, 康熙十年(1671)任長山知縣,頗有治績。任內曾修學宮、河堤。事詳《長 山縣誌》。

[11]聖廟:指犯孔子之廟,又稱文廟。明、清以來,各府縣的文廟,為 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地,所以下文又稱“學宮”。

[12]“金世成佛”:“今世成佛”的諧音。金,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今”。

[13]品:人品,指人德行高低的等次。

[14]極矣:指其人品卑下到極點。

[15]適有濟:恰能成事。

[16]圮(pǐ痞):坍塌。

[17]士大夫:此泛指讀書人、官員和鄉紳。  

譯文

金世成,是長山縣人。平時行為不檢點,忽然出家做了個行腳和尚,樣子瘋瘋顛顛的,專愛吃髒東西,吃起來像吃美味佳肴一樣。有狗、羊在前面屙了屎,他就跑過去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吃掉。還自稱是“佛”,那些愚蠢的百姓婦人,驚異他的行為與眾不同,自願拜他為師的人成千上萬。金世成呵斥她們讓她們吃屎,沒有一個敢違抗的。他給自己蓋了座宮殿,花了數不清的錢,都是人們自願捐獻的。縣令南公憎惡金世成行為怪誕,將他逮到縣衙,打了頓板子,讓他出錢去修文廟。金世成的徒弟們奔走相告,說:“佛遭難了!”都爭著募錢搭救他。結果文廟沒出一個月就修好了。費用的籌集,遠比酷吏追逼還快。  

異史氏說:我聽說金和尚,人們都因為他的名字而稱呼他叫“今世成佛”。吃的是天下最為污穢的東西,恐怕沒有能比他更甚的。鞭笞他不足以折辱他,懲罰他(指修廟)反而讓廟很快的竣工,南令公的作法多好啊!但是文廟坍塌了竟然去請妖僧來出資興建修繕,這真是士大夫的羞恥啊!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