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因建村處為蕪野的山夼,並曾設堡於此,故命村名為野夼堡。另一說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于姓來此定居建村,因地處山野溝夼而命村名野夼。後于姓分為三支,各自建村,村名分別為北野夼、南野夼、西野夼。本村為西野夼,因曾設堡於此,故又改稱野夼堡村。 村北有深入棲霞境內3公里的黑石庵,建於明代。原系尼姑庵,因山石多為深碧色,故稱黑石庵。黑石庵為野夼堡村于姓三世祖資助所建,尼姑終老後,于姓地主雇張姓看庵,張姓遂在此繁衍,形成有二十幾戶居民的自然村落,為野夼堡村轄地。大事記
1941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8年夏遭受特大冰雹襲擊,蘋果及其它農作物損失嚴重。
1999年建成規模化肉食雞飼養小區。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不足百斤。1978年,糧食畝產233公斤,總產16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306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73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86公斤,總產27萬公斤。 20世紀70年代,村裡有多處果園,建有果業隊,專門從事果樹管理。由於生產條件差,管理不到位,效益始終不高。80年代後,果樹承包給村民,產量、效益迅速提高。80年代末期,相繼引進了紅富士、新喬納金等優良品種,效益進一步提高。2002年,全村有果園11.7公頃,產量36萬公斤,收入58萬元左右。 本村素有養雞、鴨、牛、羊的習慣,但長期以來發展緩慢。1999年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村黨支部、村委發動民眾進行大棚養雞,建成肉食雞養殖大棚1公頃。2002年,出欄肉雞10萬隻以上,收入16.8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104.9萬元,其中農業82.1萬元,畜牧養殖業16.8萬元,其它6萬元。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只有零星小手工業。20世紀70年代,建起了油坊、粉坊、農具廠、石料開採點,但效益都不明顯。8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了石材開採加工,從業人員近百人,是遠近聞名的石匠村,石材每年為本村創收50萬元以上。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09人,總收入646.5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後又辦起了農機具修理店等,但數十年來一直徘徊不前。1983年後,相繼建起了腳踏車修理部、電氣焊部、商店等,後又建成了野夼堡集貿市場,成為周圍村的商貿中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6人,總收入13.5萬元,其中運輸業12萬元,商飲業1萬元,服務業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