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國逢佳節,登臨但可悲。
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
白髮飄新鬢,黃花繞舊籬。
鄉下應笑我,晝錦是男兒。
注釋
(1)共城:今河南輝縣。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稱其為故居。
(2)晝錦:衣錦還鄉。據《漢書、項籍傳》記載,秦朝末年,項羽入關屠城,有人勸其留在關中。項羽見秦宮室已毀,思歸江東,曰:“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後遂稱富貴還鄉為“錦衣晝行”,省作“晝錦”。
賞析
“故國逢佳節“,寫重回故鄉,又逢佳節,可謂是好事成雙,本應該是愉悅欣喜之情,但下句直言登臨之悲,“但可悲”一句與首句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悲”之深。後三聯具體寫”悲“的內容:頷聯”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寫作者多年漂泊在外,故鄉的”山川“、”風月“只能在夢中相見,可謂是對故鄉一往情深。頸聯”白髮飄新鬢“,早已有白絲爬上自己的雙鬢,早生華髮,“黃花”指故鄉的花即故鄉的景物,還依舊繞著舊籬,似舊時模樣,寫出了風物依舊、自然永恆,頸聯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悲嘆時光易逝,年華易老,人生短暫。尾聯,寫自己雖為男兒,卻不能衣錦還鄉,好似招惹”鄉人“的嘲笑,這一聯表現了自己在外漂泊似多年,結果卻是一無所成,落魄還鄉。
作者簡介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易學家。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少有志,讀書蘇門山百源上。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生徒為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寧中,先後被召授官,皆不赴。創“先天學”,以為萬物皆由“太極”演化而成。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