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十年來,重慶經開區始終按照"三為主一致力"方針,精心營造投資環境,大膽創新管理體制,全力搞好招商引資,著力培育經濟成長點,探索出一條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構建起重慶對外開放的視窗和外向型經濟的基地,成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
組成
重慶經開區由已經建成的南部園區和正在開發建設的北部新區經開園兩大部份組成。南部園區規劃面積為>9.6平方公里,已形成信息產業工業區、丹桂工業區、回龍工業區、綜合貿易區及南湖、羅廠灣生活區。區內金融、商貿、賓館、醫院、學校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水、電、氣、訊等配套項目十分完善。北部新區經開園規劃面積83.7平方公里,將建成出口加工區、汽車產業區、環保產業園區、科技產業區和中央商務區。
招商引資
重慶經開區始終將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的龍頭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引進了一大批先進技術企業落戶,從1998年起已連續四年實際到位外資名列全市榜首,已成為外商投資比較集中的重點和熱點地區。截止2002年6月,共興辦各類企業1243戶,其中引進22個國家和地區興辦的三資企業314家,投資總額15.69億美元,投資規模平均達到500萬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29個。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企業如美國福特、偉世通、瑞典愛立信、英國BP、德國麥德龍、日本本田、鈴木、電裝、關西、大金及台灣台塑、頂新等已相繼在經開區落戶,內資企業929家,註冊資本達33.54億元。目前,經開區內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機車、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綠色食品、服裝等六大產業群。在資本結構上以利用外資為主,在產業結構上以現代化工業為主,在引進的314家三資企業中,工業生產性項目占70%,成為全市現代工業和三資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隨著眾多引進項目的建成投產,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效益呈現出持續高速增長的勢頭。全區技工貿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已分別由1993年的24.06億元、5.8億元和6.9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29.5億元、32.6億元和84.5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0%以上,稅收由1995年的1.36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03億元,年均遞增40%以上,7年累計實現稅收36億多元。2001年在全國45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指標考評中名列第12位,在20箇中西部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前茅,成為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重慶市行政管理機構中首家通過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地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目前,經開區已形成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具備了較為完善的配套能力,健全了法律體系,簡化了辦事程式,擁有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和一支具備豐富開發經驗、高效廉潔的管理隊伍,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外投資者青睞。現在投資達>9800萬美元的長安福特項目已落戶北部新區經開園並正式投產,還有如延峰偉世通、長安星喬、長安民生物流等企業落戶汽車工業園,利時德、貝斯特、美聯、風琴針等企業落戶出口加工區,康爾威、頂正包材等企業入駐金山工業園,香江環保入駐環保產業園,總投資達2億多美元,還有一批項目正在洽談之中。目前,整個北部新區經開園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大開發大發展的喜人局面。
"十五"期間,重慶經開區將抓住建設北部新區的歷史性機遇,突出發展,實施外向拉動、科技興區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全面推進二次創業,加快北部新區經開園、出口加工區建設,努力把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成為中國西部政策最優惠、機制最靈活、投資環境最優、開放程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效益最好的一流的現代化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