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載貨汽車

重型載貨汽車,指的是大噸位、高檔化的載貨汽車。

前言

隨著重型車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參與競爭者不斷增加,而且這些企業者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技術實力,推出的產品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力。這迫使業內主力生產企業不斷推出新款車型以適應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

發展分析

1 國產重型載貨汽車市場狀況

1.1

隨著重型車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參與競爭者不斷增加,而且這些企業者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技術實力,推出的產品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力。這迫使業內主力生產企業不斷推出新款車型以適應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

從發展趨勢上看,重型車向大噸位方向發展。載重10t以上重型車市場份額迅速擴大,載重10t以下重型車市場份額明顯縮小。市場上最受青睞的15t以上重型車市場爭奪戰主要集在中國重汽、重慶重汽和陝汽3家之間。大噸位重型車和自卸、牽引車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在行業中所占比例繼續進一步提高。

中、高檔重型車開始受到市場追棒。如東風配置大功率康明斯發動機、襄樊車橋及變速箱、日產駕駛室的20t重卡備受市場青睞。重型車市場對高檔車的需求趨勢走強。承載能力強、大功率和駕駛舒適的重型汽車已逐漸成為業內主力企業新產品的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等級公路的快速修建,運輸市場對重型車的檔次要求越來越高。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快速安全的先進車型的需求量將大幅增長,原技術相對落後的國產運輸車已滿足不了日益發展的現代化物流運輸的需要。與其它車種相比,國家基礎建設、重點行業和部門對重型車需求量很大,要求很高。

1.2

近幾年來,重型車已成為汽車特別是載貨車產銷正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供求關係變化的市場刺激下,在重型汽車旺銷的市場利益驅動下,特別是隨著國有資產從傳統運輸產業中的逐步退出,使得重型汽車市場從較為集中走向分化散發--原有一汽、東風和重汽三分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一大批原非重型汽車生產企業的中小主機廠甚至跨行業企業紛紛看好重型車市場發展前景,相繼加盟重型汽車市場競爭行列,形成群雄四起、各據一方的發展局面。目前,國產重型車市場集中度主要在一汽和東風的產品上。

加入WTO後,國內重型車市場已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一部分,成為國際市場的競爭熱區。面對國內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和競爭的加劇,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國內幾家主要的重型車生產企業今年加快了與國外汽車製造商合資合作的步伐,加快技術引進。隨著國內重型車市場持續高速增長,2003年會有更多企業與資本進入重型車行業。

然而,畢竟總體重型車市場供大於求,眼下俏銷的品種正被強大的產能所彌補。有關專家提醒,重型車項目的發展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將造成巨大損失。

2 國內重型卡車技術發展

2.1 向高科技化方向發展

在15t以上的重卡市場中,預計2003年全國會有4~5萬輛的市場。對高科技重卡,國內的企業更多的是跟蹤市場需求,與市場需求結合得更緊密一些。當然,也表現出在某些地方的超前量要小一些。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這方面投入很大,與之相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我國重卡市場的日趨成熟和國家排放標準的日趨嚴格,國內重型卡車企業很快會縮短這種差距。

在這塊市場上,中國重汽集團的銷量最大,2003年中國重汽預計銷量可達到2.5萬輛。為了始終保持在國內的領先地位,重汽正在加大技術進步的步伐,加快新產品的開發步伐。2002年底,重汽推出了"斯太爾王",率先拉開了用當代重卡設計理念提升斯太爾形象的序幕。2003年重汽又推出了"斯太爾王"系列的細化產品6×2牽引車。

陝西重汽也在加大高科技產品的開發力度。德龍F2000新品是陝重汽2003年推出的一款豪華重型汽車,是陝重汽與德國MAN公司研製開發的,代表著目前國內重卡的最高境界。該車加裝的人體工程座椅和280~420馬力寬系列發動機。陝重汽在產品的發展上提出了"三最"、"四個平台"策略。"三最"即向社會奉獻最有價值產品,為經銷商創造最大商機,為用戶提供最大利潤;"四個平台"即通過合資合作,形成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檔重型汽車平台;在原斯太爾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提升後的斯太爾改進型產品平台;斯太爾的標準型平台;陝汽的下延型平台。陝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方紅衛認為:5年也許用不到5年,國內重型卡車企業就會在此方面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這兩年我國商用車中的重卡車型的技術含量飛快提高,雖然距真正意義上同時達到高速、高完好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5項指標還有很大差距,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種發展趨勢國內已經出現。因此,未來5年,在中國市場上重卡的競爭也會像轎車一樣白熱化。

2.2眾企業的產品攻略

雖然近兩年國內重卡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產銷連年翻番,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產品的差距。儘管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言,低成本的經濟型重卡充斥市場,但隨著國民經濟的長期走好和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價值取向會發生轉移,性價比、產出率將取代現在只是比價格的做法。因此,只有堅持技術引領銷售的企業才會笑到最後。現在國內企業在產品方面主要通過下面提到的前兩法改進產品,而缺少建立高檔重型車技術平台的實力。

2.2.1 改進型產品策略

通過局部的改進,藉以打開市場。通常的做法是加裝一些配置,把著眼點放在一兩個局部上,短期內會對產品銷售有一定的促進。

2.2.2 換代型產品策略

目標是獵取市場先機,尋找出產品新的增長點。主要根據對目標市場區隔,結合市場需求特徵的早期變化,參考國家政策,開發出新的產品。通常的做法是改變大的總成,通過較大的視覺差來製造賣點。各廠家對駕駛室的變化可以說新招迭出,目前反響不錯。

2.2.3 建立高檔重型車技術平台

為了適應全球零部件採購趨勢,降低成本,獲取半掛牽引車技術上的制高點,通過引進國外一流技術來縮短與國外品牌的技術差距。當前國內製造商的市場行銷理念較為落後,市場行為基本上是停留在"生產型"的行銷階段,僅僅注重產品、服務的質量,缺乏市場需求的敏銳性、洞察力。

我國的重型車企業,在構建高技術水平的中重型載貨汽車平台方面,必須通過技術引進、聯合開發、合資生產、自主開發等多種形式,把平檯布置、匹配和主要總成(駕駛室、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技術的智慧財產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在構築平台時,要考慮到模組化問題,使產品改進和換代更方便。在平台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開發系列產品。

3 國產專用車市場發展

目前,國產中檔、技術含量較低的專用車,已基本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是高新技術含量專用車尚有缺口,市場供給能力不足。

市場對不同類型的專用汽車需求也有很大出入。其中,對自卸車、廂式運輸車、牽引半掛車的需求達數萬輛以上,但是對其他大多數專用汽車的年需求量一般僅為數千輛,有的只有幾十輛甚至幾輛。這些需求量小的專用汽車真正體現了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而且絕大部分是專用性更強、技術含量更高的專用車產品。

由於許多行業對相關專用汽車技術性能的要求很高,而國內大部分專用車企業開發能力較弱,市場供給能力不足,致使市場需求不得不大量依靠進口來滿足,如機場專用擺渡車、高速公路維護管理專用車、高級醫療急救車等。

即使是需求量很大的專用車,如運輸煤炭、散裝糧食、電器產品、玻璃器皿的專用車,對其技術含量和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除要求安全性高、封閉性、減振性好之外,還要求產品具備系列化、附加值高等特點。如運鈔車,國內市場雖然需求量很大(年需近萬輛),但國內企業的產品卻很少有能達到C級防彈要求。

由於市場對專用車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一些高新技術開始在專用汽車上得到套用,一些能夠滿足特殊功能要求的專用車底盤被開發研製。不論是液壓舉升裝置、排料卸料裝置、計量測量裝置、機械作業裝置,還是製冷保溫裝置、安全防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作業監視裝置;不論是各類缸、泵、閥、儀表等總成,還是各種箱體、罐體等車身結構,均在專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套用,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新形勢下用戶對專用車產品的多樣化需求。

受公路條件和專用車底盤生產的限制,我國專用汽車一直以中型車為主,重型專用車生產量的比例明顯偏低。今後重型化、專業功能強、技術含量高的自卸車、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攪拌車、高空消防車、壓縮式垃圾車、灑水車、市政用車、油田專用車等重型專用車將逐漸成為需求熱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市場對專用車的需求將更加多元化,對具有特殊功能的專用車的需求必將越來越多,需求高新技術專用車的呼聲將越來越高。

4 國外重型車企業發展及與國內合作

4.1 國外重型車的發展趨勢

各國商用車製造廠家目前正採用令人驚嘆的高新技術來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降低污染,提高效率。

4.1.1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國際潮流是安裝制動防抱死系統(ABS)、翻車警告系統、電子控制制動系統(EBS)、紅外線夜視系統以及其他的駕駛室安全性措施。在歐洲,多數重型車駕駛室都要經受嚴格的載入、撞擊與扭振試驗,完全合格後方可投入批量生產。其目的是在發生翻車事故後,駕駛室不會被壓扁,保證駕駛員的生存空間,車門不會自行打開,人員不會拋出車外。

4.1.2 舒適性

在舒適性方面,現在的商用車乘坐舒適性已接近轎車的水平。主要表現為駕駛室空間比轎車還要寬敞許多,各種設施一應俱全。特別是長途行駛的牽引車,不僅有音響、冷暖空調和通訊設備,而且還有衛星導航、冷熱飲櫃、電視、衣櫃等裝備;駕駛室的支點裝有彈性緩衝裝置,駕駛員座椅下方有空氣彈簧緩衝支承,保證了駕駛員乘坐舒適平穩。

4.1.3 環保性

在環保性方面,柴油發動機技術的提高,為實現柴油機降低廢氣排放提供了基本保證。同時新技術的套用又可以幫助清潔排氣,減少廢氣排放。如催化微粒過濾器,它可以清除排氣中90%至95%的煙塵等。

4.1.4 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國外先進企業中重型載貨汽車的保修期大多在60萬公里,實際上都能保證80萬至100萬公里無大修,只要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就基本不會出現故障。

4.2 國外企業與國內企業合作

4.2.1 賓士與北汽

賓士重卡有望繼北方賓士之後又一次衝擊中國市場。作為賓士與北汽合作的一部分,目前戴-克已經同北汽福田初步達成了一個前期合作計畫,雙方涉及的合作內容包括賓士為福田重卡提供關鍵部件支持以及將來引進賓士重卡等。根據合作程式,北汽福田已經向賓士公司提供了一份5年的市場分析報告,內容涉及福田自身發展規劃以及對中國重卡市場的前景預測。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前期協定有望今年內簽署。

4.2.2 韓國現代與江淮公司

2003年3月,江淮公司與韓國現代公司繼豪華客車、瑞風商務車項目成功合作之後又一合作典範--JAC重卡格爾發隆重上市。現代重型汽車的產品系列完善,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按載貨質量可分為8t級(如HD120系列)、10t級(如HD160、HD150系列)、17t級(如HD250、HD260系列)和24t級(如HD310、HD320、HD370、HD380系列)共4個系列10個 型號的產品,其中HD270為混凝土攪拌車底盤,HD370、HD380為自卸車。

4.2.3 沃爾沃與中國重汽

沃爾沃與中國重汽集團的合資項目談判結束。沃爾沃如願拿到關稅優惠政策,而中國重汽,在歐洲技術成就當年斯太爾汽車的輝煌之後,也在期待著同樣來自歐洲的沃爾沃帶給他們的提升。合資公司不會沿用、改造中國重汽既有的斯太爾汽車生產線,而是引進沃爾沃的設備,新上生產線,生產沃爾沃系列車型。按照最初的框架協定,合資公司將主要生產售價80萬元左右的12升發動機牽引車、載重車、CKD組裝車,年產量2萬輛。按照原計畫,該項目將成為沃爾沃卡車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重型卡車生產基地和亞洲的生產中心。

4.2.4 雷諾與東風

雷諾產品在60年代就來到了中國。到90年代,雷諾卡車要進入中國時,中國認為轎車與國外差距大,比較重視,在卡車方面則還沒有那種進行國際合作的迫切願望。那時,歐洲與中國的產品在技術、價格方面差距太大,如果照搬肯定不適合中國市場。東風在國際合作方面有一個戰略調整,考慮與雷諾-日產的合作,在商用車方面也進行了探討。雷諾也意識到想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就必須依託於合資項目的成功。從目前看,東風完全可以不需要雷諾,沒有雷諾東風一樣可以做得很好;但長遠看,與雷諾合作,在技術上有一個後續的保證。如果東風今後走向國際化,需要滿足國際的標準,僅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同喔合作,東風可以從技術上得到提升,而雷諾則可以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