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江蘇、安徽等。常生於向陽、乾燥山坡、丘陵、崗地或平原。朝鮮及蘇聯也有分布。
酸棗的種子酸棗仁入藥,有鎮定安神之功效,主治神經衰弱、失眠等症;果實肉薄,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生食或製作果醬;花芳香多蜜腺,為華北地區的重要蜜源植物之一;枝具銳刺,常用作綠籬。
本變種的學名,前人所沿用的胡先驌組合的學名,經查證系1934年在周漢藩的《河北習見樹木圖說》書中最早使用。
相關詞條
-
嶺南酸棗(原變種)
嶺南酸棗(原變種),拉丁學名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屬於漆樹科、檳榔青屬的植物。落葉喬木,高8-15米,產於廣西、廣東(海...
植物信息 形態特徵 地區分布 植物用途 -
毛葉嶺南酸棗(變種)
毛葉嶺南酸棗(學名:Spondias lakonensis var. hirsuta)是漆樹科檳榔青屬嶺南酸棗的變種。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
基本資料 形態描述 分布生境 相似植物 -
南酸棗(原變種)
南酸棗,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無患子目,漆樹科,檳榔青族,南酸棗屬,南酸棗(原變種),西藏、雲南、貴州、浙江、安徽分布
簡介 分布 功能 -
南酸棗 (原變種)
南酸棗 (原變種)落葉喬木,其生長快、適應性強,為較好的速生造林樹種。樹皮和葉可提栲膠。果可生食或釀酒。果核可作活性炭原料。莖皮纖維可作繩索。樹皮和果入...
簡介 分布 功能 -
毛脈南酸棗(變種)
毛脈南酸棗(變種)為漆樹科,檳榔青族。產四川、貴州(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甘肅(東南部)。小葉背面脈上以及小葉柄、葉軸及幼枝被灰白色微柔毛。
命名來源 形態與分布 -
嶺南酸棗
嶺南酸棗(學名: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ex Benth.)是漆樹科檳榔青屬植物,落葉喬木,高8-15米;小枝灰褐色,疏被...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
南酸棗屬
漆樹科的高大喬木,產於印度至中國南部。
本屬描述 形態特徵 所有物種 -
棗屬
Ziziphus 。 棗的演化 曲澤洲等通過對棗和酸棗的果實與枝葉特徵、花粉形態...考證及實地調查,認為棗和酸棗均原產我國,二者非常近緣,其中棗較酸棗進化。另外,鑒於自然界存在有酸棗向棗連續演進的過渡型(進化型),認為棗是由酸棗...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地理分布 栽培選擇